[发明专利]一种确定正构烷烃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的有效条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5365.6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治军;任来义;贺永红;马芳侠;刘护创;高怡文;孟江辉;潘宾锋;赵春晨;白晓寅;王文慧;李科社;韩长春;王小多;刘涛;常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G01N21/84;G01N3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贺珊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在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应用中的有效条件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正构烷烃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的有效条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对具有代表性的烃源岩进行取样;二、对所有烃源岩样品开展干酪根镜质组反射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烷烃 评价 烃源岩 生源 构成 有效 条件 方法 | ||
步骤一,对具有代表性的烃源岩进行取样;
步骤二,对所有烃源岩样品开展干酪根镜质组反射率(Ro)测定,明确样品的成熟度;
步骤三,开展干酪根有机显微组分鉴定,定量化确定所有烃源岩样品的生源构成;
步骤四,对所有烃源岩样品的沥青抽提物开展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根据正构烷烃的分布评价样品的生源构成;
步骤五,用步骤三确定的生源构成结果去验证步骤四确定的生源构成结果:当步骤三和步骤四评价的结果一致时,说明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在确定烃源岩生源构成的应用中有效,此类样品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对生源构成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当步骤三和步骤四评价的结果不一致时,说明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在确定烃源岩生源构成的应用中无效或者效果较差,此类样品的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对生源构成不具指示意义;
步骤六,依据步骤五中有效的样品的成熟度范围,确定正构烷烃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的有效成熟度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正构烷烃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的有效条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定量化计算样品生源构成是使用计算公式(1)和公式(2): (1)
(2)
T为样品的陆源生源所占百分数,单位为%;W为样品的水生生源所占百分数,单位为%;∑V为镜质组总个数;∑I为惰性组总个数;∑E为壳质组总个数;∑S为腐泥组总个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正构烷烃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的有效条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开展干酪根有机显微组分鉴定、定量化确定所有烃源岩样品的生源构成包括以下步骤:(1)对样品采用化学、物理的方法,除去岩石中的无机矿物及可溶有机质,使不溶有机质富集,制备干酪根;
(2)利用具透射白光和落射荧光功能的生物显微镜,对岩石中的干酪根显微组分进行鉴定,分别计算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和惰性组4组有机显微组分的百分含量;
(3)按照涂建琪1998年的干酪根显微组分组成分类方式,4个有机显微组分中,镜质组、惰性组和壳质组主要来源于陆源生物,而腐泥组主要来源于水生生物;
(4)使用计算公式(1)和公式(2)定量化计算样品生源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确定正构烷烃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的有效条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对所有烃源岩样品开展干酪根镜质组反射率测定包括以下步骤:(1)对样品采用化学、物理的方法,除去岩石中的无机矿物及可溶有机质,使不溶有机质富集,制备干酪根;
(2)对干酪根镜质组反射率测定,要求测点数不少于20个,取平均反射率值作为样品的Ro。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确定正构烷烃评价烃源岩生源构成的有效条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对样品的抽提物开展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及生源特征分析包括以下步骤:(1)对样品开展三氯甲烷沥青抽提实验,获取沥青抽提物;
(2)对沥青抽提物开展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获取正构烷烃分布曲线;
(3)依据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峰型确定烃源岩样品的生源特征,“单峰前峰型”指示着水生生物输入为主的生源特征,“单峰后峰型”指示着陆源生物输入为主的生源特征,“双峰型”指示着陆源生物和水生生物混合输入的生源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3536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