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旋转角度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7796.6 | 申请日: | 201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瑞;谢军;黄燕华;张海军;李国;宋成伟;朱磊;刘峰;童维超;陶样;刘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16/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角度的夹持装置,所述的夹持装置含有固定螺帽、后角度旋转盘、固定压板、底座、前角度旋转盘。由后角度旋转盘、前角度旋转盘构成一个旋转盘,旋转盘的外圆周形成一个“T”形凹槽,底座上设置的圆弧形凸台与前角度旋转盘、后角度旋转盘组成的“T”形凹槽匹配设置且同心,“T”形凹槽卡入底座上的圆弧形凸台中,旋转角度旋转盘带动工件旋转到特定角度,通过内六角螺钉和固定压板,将底座和旋转盘固定,从而实现对轴类零件圆柱面上任意位置上微结构的加工。本发明适用于轴类零件柱面上任意角度的微结构的加工。本发明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重量小、装夹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角度 夹持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可旋转角度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装置含有固定螺帽(1)、后角度旋转盘(2)、固定压板(3)、底座(4)、内六角螺钉I(5)、内六角螺钉II(15)前角度旋转盘(6);其中,所述的后角度旋转盘(2)、前角度旋转盘(6)为结构相同的圆盘,固定压板(3)为中心有一螺纹孔I(31)的圆弧,前角度旋转盘(6)端面中轴线上有一弹簧夹头(7);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底座(4)上部为圆弧,圆弧上设置有圆弧形凸台(21);所述的底座(4)圆弧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底座刻度(22),底座(4)的底部中心设置有沉孔I(23);所述的前角度旋转盘(6)的正面设置有360°的角度刻度(12)、背面中轴线上设置有锥形凸台;所述的前角度旋转盘(6)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半“T”形凹槽I(13)、背面对称设置有四个螺纹孔II(33);所述的后角度旋转盘(2)中轴线上设置有与前角度旋转盘(6)中的锥形凸台相匹配的锥形孔;所述的后角度旋转盘(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半“T”形凹槽II(11),背面设置有与前角度旋转盘(6)中螺纹孔II(33)相对应的沉孔II(8);所述的前角度旋转盘(6)通过内六角螺钉II(15)与后角度旋转盘(2)固定连接,前角度旋转盘(6)和后角度旋转盘(2)在外圆周上构成“T”形凹槽;“T”形凹槽卡入底座(4)上的圆弧形凸台(21)中,“T”形凹槽与底座(4)上的圆弧形凸台(21)匹配设置;所述的固定压板(3)设置于前角度旋转盘(6)与后角度旋转盘(2)构成的“T”形凹槽内,与“T”形凹槽滑动连接,固定压板(3)的弧度与“T”形凹槽匹配;所述的内六角螺钉I(5)上端穿入螺纹孔I(31)与固定压板(3)固定连接,下端位于底座(4)的沉孔I(23)中;所述的弹簧夹头(7)与固定螺帽(1)通过螺纹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3779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品压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法兰盘类工件固定夹具及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