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结构的U型管状组织结扎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0437.2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4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宋炜;张磊;杜小青;冯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昊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A61L17/12;A61L17/00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建林;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结构的U型管状组织结扎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止血结扎夹包括内夹和外夹,所述外夹为“U”型开口结构,由聚乙交酯制成;所述内夹呈“U”型开口结构,由聚乙交酯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共混物制成;所述内夹和外夹上设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包括设置于外夹内侧平面的“T”型导条及设置于所述内夹外侧平面上与所述“T”型导条相适配的卡槽;本发明的共混物材料亲水性更佳,与组织相容性更好,制备的结扎夹软硬适中,不会损伤人体组织;另在原料合成过程中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随着材料降解而缓慢释放,可有效的抑菌促进伤口愈合;通过改变原料分子量及共混比例,可适应身体不同组织所需材料的降解速率;且加工简单、安全性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结扎 外夹 制备 聚乙交酯 开口结构 双层结构 防脱部 导条 内夹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共混物材料 原料分子量 组织相容性 材料降解 缓慢释放 内侧平面 人体组织 伤口愈合 外侧平面 原料合成 止血 共混物 亲水性 共混 降解 适配 抑菌 损伤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双层结构的U型管状组织结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状组织结扎夹包括内夹和外夹,所述外夹为“U”型开口结构,由聚乙交酯制成;所述内夹呈“U”型开口结构,由聚乙交酯和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共混物制成;所述内夹和外夹上设有防脱部,所述防脱部包括设置于外夹内侧平面的“T”型导条及设置于所述内夹外侧平面上与所述“T”型导条相适配的卡槽;/n所述双层结构的U型管状组织结扎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原料的制备/n(a)聚乙交酯的制备:/n取一定量乙交酯于反应釜中,加入0.01%质量浓度的辛酸亚锡催化剂,在真空或者高压条件下,设置反应温度150-180℃,反应时间5-7h,然后回流提纯、造粒,即得产物密封保存;/n(b)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的制备:/n取一定量六元环状三亚甲基碳酸酯单体于反应釜中,加入0.01%质量浓度的辛酸亚锡催化剂,在真空或者高压条件下,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设置反应温度150-180℃,反应时间3-5h,然后回流提纯、造粒,即得产物密封保存;/n(c)聚乙交酯与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共混物的制备:/n取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聚乙交酯与聚三亚甲基碳酸酯按质量比90:10~70:30共混挤出,造粒,即得产物密封保存;/nS2、成型工艺所述双层结构的U型管状组织结扎夹采用注塑或者模压成型;/n所述模压成型温度为225℃;/n所述注塑成型条件为模具预热温度50-70℃、注塑温度190-210℃、注塑周期25-35s,随后对所述注塑成型的U型管状组织结扎夹进行热处理;/nS3、灭菌、包装。/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昊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昊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043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内科用前肢止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用自由弯折骨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