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1172.8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7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刚;田壮才;张少同;张博文;魏志明;刘晓磊;单红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G01D21/02;B63B35/00;B63B21/5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邱岳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和确定方法,观测系统包括海底观测平台、缆绳和锚泊系留配重,海底观测平台装有声学释放器、单点海流计、浊度仪、高精度温盐深仪和沉积物捕获器,缆绳上设置有主浮体与子浮体,主浮体位于缆绳中部安装有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子浮体设置有浊度仪和高精度温盐深仪,锚泊系留配重为有方框形卡槽和固定环的重力锚。其确定方法包括:室内校正仪器,利用辅助船布放和回收观测系统,读取观测仪器数据和分析捕获悬浮物成分,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本发明可以安全、稳定的放置于深海海底,可以实现从海底到海面全水深的海洋动力环境参数观测,并可确定内波对沉积物的再悬浮量。 | ||
搜索关键词: | 观测系统 悬浮量 沉积物 缆绳 深海 海底观测平台 海底沉积物 温盐深仪 浊度仪 子浮体 配重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读取 海洋动力环境 声学释放器 参数观测 观测仪器 校正仪器 捕获器 方框形 辅助船 固定环 海流计 悬浮物 重力锚 主浮体 布放 单点 浮体 卡槽 捕获 水深 海面 室内 回收 分析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深海内波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量的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系统底部的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位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下方的锚泊系留配重(1)和竖向布置的缆绳(10),所述锚泊系留配重(1)为上表面中央设有固定环(16)的长方体重力锚,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顶部设有浮体材料(8),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上还搭载有浊度仪(4)、沉积物捕获器(5)、高精度温盐深仪(6)、单点式海流计(7)以及两个并联的声学释放器(3),所述两个声学释放器(3)上端均与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相连,两个声学释放器(3)的下端用绳索(18)相互连接,且该绳索(18)穿过所述的固定环(16);所述缆绳(10)下端连接所述海底观测平台框架(2)、顶端连接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该缆绳(10)自下端至顶端的第一玻璃浮球组合(14)之间依次设有第二玻璃浮球组合(9)、释放环(15)、主浮体(11),并且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浮体(13)安装在缆绳(10)的不同位置,所述主浮体(11)位于缆绳(10)中部,并搭载有两台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12),其中一个朝向上方用于观测主浮体(11)上部的流场,另一个朝向下方用于观测主浮体(11)下部的流场,从而以实现表层至海底全深度测流,测流层厚8‑24m,子浮体(13)同时搭载有一台浊度仪(4)和一台高精度温盐深仪(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11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FPGA的简易型高精检测装置
- 下一篇:水下地形测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