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对称观测的VSP缝洞识别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1533.9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8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富文;初少林;牟风明;高巍;于静;潘元华;徐钰;马波;时兴文;毛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对称观测的VSP缝洞识别技术方法,该基于对称观测的VSP缝洞识别技术方法包括:步骤1,在井中垂向等间隔布置多级检波器;步骤2,从真实缝洞位置扩展多个缝洞速度模型,根据这些位置各自建立缝洞速度模型;步骤3,每个缝洞速度模型都利用两个炮点波场记录偏移成像,获取缝洞反射波成像结果和绕射波成像结果;步骤4,采用缝洞极性比较法得到真实缝洞水平方向位置。该基于对称观测的VSP缝洞识别技术方法通过夹层模型测试,解决了速度模型无缝洞带来的影响,只要有基于井对称观测的炮点记录和层速度速度模型,就能够准确定位缝洞位置。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对称 观测 vsp 识别 技术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对称观测的VSP缝洞识别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对称观测的VSP缝洞识别技术方法包括:步骤1,在井中垂向等间隔布置多级检波器;步骤2,从真实缝洞位置扩展多个缝洞速度模型,根据这些位置各自建立缝洞速度模型;步骤3,每个缝洞速度模型都利用两个炮点波场记录偏移成像,获取缝洞反射波成像结果和绕射波成像结果;步骤4,采用缝洞极性比较法得到真实缝洞水平方向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153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