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7873.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稔;结城研二;坂本慧;藤田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3K26/36;B23K26/364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抑制涂层的剥离,能够维持熔融金属的流动性。该铸造用模具(1)具有表面处理部(3),在该表面处理部(3),在形成于模件(2)的熔融金属接触部位的表面上的格子状槽(4)的多个槽部(5)处涂布有碳膜(6)。在该表面处理部(3)处,槽部(5)的宽度(W1)在35μm以下,并且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偏态系数(Ssk)处于-0.8~-0.2的范围内,而且,使用纳米压痕仪测定的碳膜(6)的压入硬度在1000N/mm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处理部 熔融金属 碳膜 模具 铸造 槽部 剥离 三维表面粗糙度 纳米压痕仪 格子状槽 接触部位 最佳化 从槽 模件 压入 制造 | ||
【主权项】:
1.一种铸造用模具,其具有表面处理部,在该表面处理部处,在模件的熔融金属接触部位的表面上所形成的格子状槽的槽部处涂布有碳膜,其中,/n在所述表面处理部处,所述槽部的宽度在35μm以下,并且三维表面粗糙度的偏态系数处于-0.8~-0.2的范围内,而且,使用纳米压痕仪测定的所述碳膜的压入硬度在1000N/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678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金属轧辊外套的浇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点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