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合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0445.5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斌;阮江军;金颀;刘超;王学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6F17/5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合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方法,将高压导线与悬浮导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定义为第一间隙,将悬浮直升机与接地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定义为第二间隙。通过静电场一次计算并提取电场特征集,输入支持向量分类机进行放电电压一次预测,确定哪个间隙先击穿及其放电电压值;根据击穿后的电位变化情况进行静电场二次计算及电场特征提取,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进行放电电压二次预测,确定后放电间隙的放电电压值;比较先、后放电两个间隙的放电电压值,取较大者作为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合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该方法能替代放电试验,节省试验成本,可为获取直升机带电作业的最小安全距离提供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放电电压 带电作业 直升机 组合空气 间隙放电电压 预测 空气间隙 静电场 击穿 支持向量分类 最小安全距离 电场特征 电位变化 二次预测 放电间隙 放电试验 高压导线 试验成本 输电线路 输入支持 向量分类 悬浮导体 电场 接地体 特征集 放电 悬浮 替代 | ||
【主权项】:
1.一种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合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高压导线与悬浮直升机和作业人员之间的空气间隙定义为第一间隙,将悬浮直升机和作业人员与接地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定义为第二间隙;步骤2、通过静电场一次计算及放电电压一次预测,确定先击穿的间隙及其放电电压值;步骤3、通过静电场二次计算及放电电压二次预测,确定后放电间隙的放电电压值;步骤4、通过比较先、后放电两个间隙的放电电压值,得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合空气间隙的整体放电电压预测值;预测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建立直升机带电作业工况下的组合空气间隙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高压导线施加高电位,对接地体和截断空气边界施加零电位,对悬浮直升机和作业人员进行电位自由度耦合,进行静电场一次计算;步骤2.2、根据静电场一次计算结果,分别定义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放电通道及最短路径,提取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放电通道及最短路径的电场特征集,将其作为输入参量,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模型分别对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的放电电压值进行一次预测;若第一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小于第二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则第一间隙先被击穿,进行步骤2.3;若第一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大于第二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则第二间隙先被击穿,进入步骤2.4;步骤2.3、第一间隙击穿后,悬浮直升机和作业人员与高压导线等电位,根据第一间隙击穿后的电位变化对直升机和带电作业人员施加高电位,进行静电场二次计算,提取第二间隙的电场特征集并将其作为输入参量,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模型对第二间隙的放电电压进行二次预测;比较一次计算中第一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和二次计算中第二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取较大者作为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合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值;步骤2.4、第二间隙击穿后,直升机和带电作业人员与接地体等电位,根据击穿后的电位变化对直升机和带电作业人员施加零电位,进行静电场二次计算,提取第一间隙的电场特征集并将其作为输入参量,采用支持向量分类机模型对第一间隙的放电电压进行二次预测,比较一次计算中第二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和二次计算中第一间隙的放电电压预测值,取较大者作为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合空气间隙放电电压预测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044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电场设备带电检测的状态试验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