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传感器在区分及检测金属离子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4405.8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4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闽;薛诗凡;施国跃;陈子晗;韩欣悦;林子杨;杨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NA结合铽离子Tb构成的荧光传感器及在区分及检测金属离子上的应用,用时间分辨荧光的方法实现了大规模金属离子的区分及检测。首先,我们筛选出三段不同长度的富含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的单链DNA作为配体通过天线作用敏化Tb构成荧光传感器(DNA/Tb);进一步我们把DNA/Tb溶于缓冲溶液中再加入49金属离子,包括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过渡/后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由于金属离子与DNA相互作用而影响天线作用,使得DNA/Tb在不同金属离子条件下获得不同的时间分辨荧光信号以及荧光寿命。最后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分析获得的荧光信号和荧光寿命,实现了金属离子的区分和检测。该方法还实现了河水中的金属半定量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传感器 区分 检测 金属 离子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DNA结合铽离子构成的荧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采用三段富含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寡链DNA,在缓冲溶液中分别与铽离子结合,形成[G3T]3/Tb、[G3T]5/Tb、[G3T]6/Tb;其中,[G3T]3、[G3T]5、[G3T]6为所述三段DNA,Tb 为铽离子;DNA作为天线配体敏化Tb发出荧光构成所述荧光传感器,记作DNA/Tb;所述三段DNA浓度均为1~100μM;Tb的浓度为0.5~200μM;缓冲溶液为tris‑HCl,其浓度为50~200 mM,pH值为7.0~9.0;反应温度为10~40℃;反应时间为5~20分钟;溶液的体积比为1∶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440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