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防护散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6331.1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钱劲松;孙毛兵;徐志强;张恒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4;H01M10/6556;B60L11/18;H05K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10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防护散热系统,针对能源供给的电池板(7),设计全新散热防护系统,以全包围的方式针对电池板(7)实现安全导热操作,将热量引导至所设计的各根引流管道(3)中,基于引流管道(3)位于新能源汽车外底面的设计,利用行车过程中高速通过的气流,结合引流管道(3)中所设置两端口径互不相同的各根导气管(6),以空气压缩方式,针对气流进行降温,带走引流管道(3)中来自电池板(7)的热量,实现高效的散热操作;同时,针对所设计结构的整体,引入电磁屏蔽罩(4)对其进行罩设,能够有效阻隔电池板(7)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实现了电池板(7)的安全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板 引流管道 新能源汽车电源 散热系统 散热 防护 导热 电磁屏蔽罩 新能源汽车 电磁辐射 安全使用 防护系统 空气压缩 两端口径 能源供给 热量引导 设计结构 行车过程 导气管 全包围 中高速 外底 罩设 阻隔 引入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源防护散热系统,用于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源实现防护与散热;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绝缘导热板(1)、下绝缘导热板(2)、两根引流管道(3)、电磁屏蔽罩(4)、至少两根导热棒(5)和至少两根导气管(6);其中,电源为设置于新能源汽车内底面的电池板(7),上绝缘导热板(1)的面积尺寸、下绝缘导热板(2)的面积尺寸均与电池板(7)的面积尺寸相等,上绝缘导热板(1)、下绝缘导热板(2)分别对应贴覆设置于电池板(7)的上、下表面上;所有导热棒(5)平均分为两组导热棒组,各组导热棒组分别与电池板(7)上相对行驶方向两侧的侧边相对应,各组导热棒组中的各根导热棒(5)分别竖直设置于电池板(7)上的对应侧边,各根导热棒(5)的其中一端与上绝缘导热板(1)的对应边缘相连接,各根导热棒(5)的另一端竖直向下,且各根导热棒(5)的表面对接下绝缘导热板(2)的对应边缘;两根引流管道(3)分别与电池板(7)上相对行驶方向两侧的侧边相对应,各根引流管道(3)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各根引流管道(3)分别水平置于电池板(7)对应侧边的下方,且引流管道(3)所在直线与对应侧边所在直线相平行,各根导热棒(5)的另一端部竖直向下插入对应一侧引流管道(3)的表面、置于引流管道(3)内部,各根导热棒(5)与对应引流管道(3)固定连接,各根引流管道(3)位于新能源汽车的外底部;所有导气管(6)平均分为两组导气管组,各组导气管组分别与各根引流管道(3)一一对应,各根导气管(6)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以及各根导气管(6)的其中一端的口径大于另一端的口径,导气管(6)大口径端部的外径与引流管道(3)内径相适应,各组导气管组中的各根导气管(6)依次设置于对应引流管道(3)中,且各根导气管(6)大口径端指向其小口径端的方向,与新能源汽车车头到车尾的方向一致,以及各根导气管(6)上贯穿其两端的中心线与所在引流管道(3)的中心线相共线;电磁屏蔽罩(4)由上至下罩设在电池板(7)、上绝缘导热板(1)、下绝缘导热板(2)所构整体结构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763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液冷汽车电池
- 下一篇:扁管接头及热量管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