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及其在pH传感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7274.7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熊华玉;王升富;张修华;文为;董超;袁程昱;许佳青;彭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58 | 分类号: | C09K11/58;G01N21/64;G01N21/80;B82Y2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以万古霉素为模板,在特定的温度以及适当硼氢化钠的共同作用下制备万古霉素‑铜纳米簇原液,进一步进行透析得万古霉素‑铜纳米簇溶液。该铜纳米簇的荧光能够随着体系pH值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作为pH指示剂,并且不同pH值下,铜纳米簇呈现的裸眼可见的明显颜色改变,具有裸眼检测体系pH值变化的潜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合成 方法 及其 ph 传感 中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铜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制备万古霉素‑铜纳米簇原液:将可溶性铜盐溶液加至万古霉素水溶液中,所述万古霉素水溶液与可溶性铜盐溶液体积比为500:1~40,搅拌均匀加热至50~80℃,向混合液中滴加硼氢化钠溶液,所述万古霉素水溶液、硼氢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500:5~30,搅拌,得万古霉素‑铜纳米簇原液;S2、制备万古霉素‑铜纳米簇溶液:将万古霉素‑铜纳米簇原液用100‑500截留分子量的透析袋透析40~60h,透析过程中多次换水,得万古霉素‑铜纳米簇溶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8727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