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呼吸的层状纳米多孔铜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8912.7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秦春玲;李曼;张萌萌;王志峰;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3/00;C25F3/08;C22C9/00;B22D11/06;B32B15/01;A01N59/20;A01P1/00;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可呼吸的层状纳米多孔铜银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为薄带,该材料包括中间的纳米多孔铜银,以及向两侧依次为纳米多孔铜、纳米多孔铜银。本发明以CuxZryTizAgw为前驱体合金,其中x,y,z,w为原子百分比,35≤x≤45,15≤y≤25,15≤z≤25,10≤w≤30且x+y+z+w=100;该材料每层上的纳米孔洞完全通透、孔径可调,并且层与层之间通过纳米孔洞相通,所以该复合材料不但可以起到对细菌的多层屏障的作用,而且完全可呼吸。在口罩过滤片材料领域具有更好的过滤杀菌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多孔铜 银复合材料 层状纳米 纳米孔洞 复合材料 多孔铜 呼吸 前驱体合金 原子百分比 材料领域 孔径可调 杀菌性能 过滤片 口罩 薄带 多层 通透 制备 过滤 细菌 相通 屏障 | ||
【主权项】:
1.一种可呼吸的层状纳米多孔铜银复合材料,其特征为该复合材料为薄带,该材料包括中间的纳米多孔铜银,以及向两侧依次为纳米多孔铜、纳米多孔铜银;该材料以CuxZryTizAgw为前驱体合金,其中x,y,z,w为原子百分比,35≤x≤45,15≤y≤25,15≤z≤25,10≤w≤30且x+y+z+w=100;其中中间层纳米多孔铜银厚度7.5~8.5μm,韧带宽80~120nm,孔径尺寸50~100nm;两侧纳米多孔铜厚度1~2μm,韧带宽600~800nm,孔径尺寸300~400nm;最外侧的纳米多孔铜银厚度5~6μm,韧带宽50~90nm,孔径尺寸40~80nm;所述的可呼吸的层状纳米多孔铜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制备非晶合金薄带按目标成分称取纯Cu、纯Zr、纯Ti和纯Ag;清洗后放入真空电弧熔炼炉中熔炼制得Cu‑Zr‑Ti‑Ag合金锭,经打磨、清洗后置于石英试管内,将石英试管放入真空甩带机中感应线圈内固定,在高纯氩气保护下进行感应熔炼,将熔融的金属液吹铸形成非晶合金薄带;其中:熔炼及甩带真空度为9×10‑4Pa;吹铸压力为0.5~2.0MPa;吹铸制得的非晶合金薄带宽为1.5~2mm,厚度为15~25μm;第二步,将非晶合金薄带进行热处理将上一步得到的非晶合金薄带置于管式炉中,在通氮气的情况下,以5℃min‑1的速度从25℃程序升温至150℃,恒温保持2h后,再以12℃min‑1的速度程序升温至250℃,恒温保持1~3h后,迅速放入水中后取出干燥;第三步,电化学脱合金处理制备可呼吸的层状纳米多孔铜银复合材料将上一步得到的非晶合金薄带浸泡入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脱合金反应,得到可呼吸的层状纳米多孔铜银复合材料;其中,电化学脱合金采用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为上述进行热处理得到的非晶合金薄带,参比电极为Ag/AgCl,辅助电极为铂电极;电解液为浓度0.1~0.5M HF、0.05M NaF和0.1~0.5M H2SO4溶液的混合溶液,混合液的体积比为HF溶液:NaF溶液:H2SO4溶液=2:1:1;所述的电化学脱合金为计时电流法,在‑0.4~‑0.6V下恒电压脱合金5~10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8891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