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氧化物/氮掺杂无定型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4609.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6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春;姜智;柴立元;李超芳;杨志辉;李昕雨;王海鹰;李青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02F1/7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氧化物/氮掺杂无定型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制备的具体步骤为:以一定比例的碳源和氮源双氰胺以及铜盐为原料,以尿素作为碱源调节溶液至碱性,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表面活性剂在超声反应仪中充分混合反应并加热至干燥,得到的混合物经碳化、酸洗、水洗,获得以氧化铜负载于掺氮无定型碳中的材料。该材料结构新颖,原料简单易得,工序简单,反应过程清洁,无二次污染。应用于水体中苯酚的降解去除,方法简单,去除效果好,处理浓度为0.1mmol/L的苯酚,20分钟内对苯酚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9%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掺杂 定型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铜氧化物/氮掺杂无定型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碳源、氮源、铜盐、表面活性剂和尿素混合经超声反应仪反应后,再经过碳化、酸洗、水洗、醇洗、干燥,获得铜氧化物/氮掺杂无定型碳复合材料,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9460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