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道岔控制电路及其操作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2365.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4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升;赵宁;刘沄潇;张娟娟;邓晓云;蒋敏建;王兴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54561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交流道岔控制电路包括微机联锁设备、电动转辙机、室内/室外TDZ组合电路、室内/室外TDF组合电路、局部控制设备、局部控制JK组合电路以及与电动转辙机连接的第一/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该交流道岔控制电路通过对局部控制设备和局部控制JK组合电路的操作、接通或切断室内或室外TDZ组合电路、室内或室外TDF组合电路中的相关继电器的励磁电路,从而接通第一或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启动电动转辙机实现道岔转换并给出道岔状态表示,实现室内外人员对道岔控制权的切换,或室内单独控制、或室外单独控制或室内外同步控制,控制电路设计科学,设备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实现,能满足铁路类院校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的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道岔 控制电路 及其 操作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交流道岔控制电路,包括微机联锁设备(100)、电动转辙机(110)、室内TDZ组合电路(104)、室内TDF组合电路(105)以及与电动转辙机(110)连接的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8);所述室内TDZ组合电路(104)包括室内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室内一启动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以及室内二启动继电器转极电路;所述室内TDF组合电路(105)包括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室内一组合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和室内二组合继电器转极电路;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8)用于启动电动转辙机实现道岔转换并给出道岔状态表示;室内一启动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内一组合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内二启动继电器转极电路、室内二组合继电器转极电路接通时,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接通并启动电动转辙机实现道岔转换;室内一启动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内一组合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内二启动继电器转极电路、室内二组合继电器转极电路断开时,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给出道岔状态表示;所述室内TDZ组合电路(104)的组成和连接如下:室内TDZ组合电路包括室内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和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线圈的2脚通过室内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第4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线圈的3脚通过室内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的第3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线圈的4脚接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线圈的1脚接室内二启动(2DQJⅠ)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第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41接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线圈的4脚,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同时接室内定位操纵继电器(DCJⅠ)第2组触点开关后接电源KF,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同时接室内反位操纵继电器(FCJⅠ)第2组触点开关后接电源KF,室内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线圈的3脚串接轨道继电器(DGJ)和允许操作继电器(YCJ)的第2组触点开关后接电源KZ;所述室内TDF组合电路(105)的组成和连接如下:室内TDF组合电路包括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和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线圈的2脚通过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第3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线圈的3脚通过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Ⅱ)的第4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线圈的4脚接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线圈的1脚接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41接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线圈的4脚,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线圈的1脚接电源KZ,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线圈的2脚通过室内保护继电器(BHJⅡ)第3组触点开关接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线圈的4脚,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线圈的4脚通过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的第3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F,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线圈的1脚接电源KZ,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同时接室内TDZ组合电路的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同时接室内TDZ组合电路的室内二启动继电器(2DQJⅠ)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线圈的3脚同时接室内TDZ组合电路的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线圈的3脚;所述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8)的组成和连接如下: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包括室内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DBJⅠ)和室内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FBJⅠ),室内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线圈的4脚接室内TDF组合电路之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22和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5,室内第一反位表示继电器线圈的1脚接室内TDF组合电路之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3和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22,室内TDF组合电路之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23接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3,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21接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第2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21,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23接条件电源输入端380‑C‑共用‑H;室内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DBJⅠ)线圈的4脚接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32和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2,室内第一定位表示继电器(DBJⅠ)线圈的1脚接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13和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4,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12输出接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2,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1接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第1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室内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Ⅱ)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接条件电源输入端380‑B‑共用‑H;室内二组合继电器(2DQJⅡ)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31串接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第2组触点开关和电阻R1之后接室内变压器(BD1‑7‑1)一端,室内变压器(BD1‑7‑1)另一端通过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2, 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接条件电源输入端380‑A‑共用‑H,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第1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接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1;其特征在于:该交流道岔控制电路还包括:室外TDZ组合电路(106)、室外TDF组合电路(107)、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9)、局部控制设备(102)和局部控制JK组合电路(101),所述室外TDZ组合电路(106)、室外TDF组合电路(107)、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9)和局部控制设备(102)设在室外,局部控制JK组合电路(101)设在室内;所述室外TDZ组合电路(106)包括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室外一启动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和室外二启动继电器转极电路;所述室外TDF组合电路(107)包括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室外一组合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和室外二组合继电器转极电路;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9)用于启动电动转辙机实现道岔转换并给出道岔状态表示;室外一启动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外一组合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外二启动继电器转极电路和室外二组合继电器转极电路接通时,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接通并启动电动转辙机实现道岔转换;室外一启动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外一组合继电器励磁电路、室外二启动继电器转极电路和室外二组合继电器转极电路断开时,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给出道岔状态表示;所述室外TDZ组合电路(106)的组成和连接如下:室外TDZ组合电路包括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和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线圈的2脚通过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第2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共用‑Q,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线圈的3脚通过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的第1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共用‑Q,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线圈的4脚接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线圈的1脚接室外二启动(2DQJⅢ)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41接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线圈的4脚,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同时接室外定位操纵继电器(DCJⅢ)第2组触点开关后接电源KF‑共用‑Q,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同时接室外反位操纵继电器(FCJⅢ)第2组触点开关后接电源KF‑共用‑Q;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线圈的3脚接电源KZ‑共用‑Q;所述室外TDF组合电路(107)的组成和连接如下:室外TDF组合电路包括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和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线圈的2脚通过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第3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共用‑Q,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线圈的3脚通过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Ⅳ)的第4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Z‑共用‑Q,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线圈的4脚接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线圈的1脚接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41接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线圈的4脚,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线圈的1脚接电源KZ‑共用‑Q,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线圈的2脚通过室外保护继电器(BHJⅡ)第3组触点开关接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线圈的4脚,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线圈的4脚通过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的第3组触点开关连接电源KF‑共用‑Q,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线圈的1脚接电源KZ‑共用‑Q;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同时接室外TDZ组合电路的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43;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同时接室外TDZ组合电路的室外二启动继电器(2DQJⅢ)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42;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线圈的3脚同时接室外TDZ组合电路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线圈的3脚;所述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9)的组成和连接如下: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包括室外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DBJⅣ)和室外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FBJⅣ),室外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FBJⅣ)线圈的4脚接室外TDF组合电路之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22和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5,室外第二反位表示继电器(FBJⅣ)线圈的1脚接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3和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22,室外TDF组合电路之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23接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3,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21接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第2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21,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23接条件电源输入端380‑C‑共用‑Q;室外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DBJⅣ)线圈的4脚接室外TDF组合电路之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32和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2,室外第二定位表示继电器(DBJⅣ)线圈的1脚接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13和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4,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12输出接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2,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1接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第1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室外一组合复示继电器(1DQJFⅣ)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接条件电源输入端380—B‑共用‑Q;室外TDF组合电路之室外二组合继电器(2DQJⅣ)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31串接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第2组触点开关和电阻R1之后接室外变压器(BD1‑7‑2)一端,室外变压器(BD1‑7‑2)另一端接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12,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接条件电源输入端380‑A‑共用‑Q,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第1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接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1;所述局部控制JK组合电路包括驱动采集电路(103)、JK组合电路Ⅰ(101A)、JK组合电路Ⅱ(101B)、JK组合电路Ⅲ(101C)、JK组合电路Ⅳ(101D)和JK组合电路Ⅴ(101E);所述局部控制JK组合电路主要由站内控制继电器(ZKJ)、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同步控制继电器(TBJ)、局部控制继电器(JKJ)、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和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以及其对应的触点开关组成;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和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由微机联锁设备驱动、并与微机联锁设备接口构成驱动采集电路;所述驱动采集电路(103)的连接如下: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线圈的4脚接电源KF,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线圈的1脚接局部控制按钮(JA)后接电源KZ,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线圈的4脚接电源KF,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线圈的1脚接同步控制按钮(TBA)后接电源KZ;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第2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21接交流24V闪光电源SJZ ,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23接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22,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23接电源KZ, 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第2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21接局部控制表示灯(JKD)后接电源KF,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第2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21接交流24V闪光电源JKZ,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23接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22,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23接电源KZ, 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2组触点开关的的动触点21接同步控制表示灯(TBD)后接电源KF;驱动采集电路用于:(1)实现该交流道岔控制电路与室内微机联锁设备的接口;(2)采集局部控制继电器(JKJ)、同步控制继电器(TBJ)、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和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的状态;(3)驱动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和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吸起,为室内值班员发出室外局部控制或者室内外同步控制道岔的信号;所述组合电路Ⅰ(101A)的组成和连接如下: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和第6组触点开关、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和第6组以及熔断器RD5、熔断器RD6、熔断器RD7、熔断器RD8和熔断器RD9与相应的条件电源连接构成JK组合电路Ⅰ(101A),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2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21通过熔断器RD5接电源KZ,常开触点23接电源KZ‑共用‑Q点;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的第2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21接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2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22,常开触点23接电源KZ‑共用‑Q点;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3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31通过熔断器RD6接电源KF,常开触点33接电源KF‑共用‑Q点;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的第3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31接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3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32,常开触点33接电源KF‑共用‑Q点;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4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41通过熔断器RD7接条件电源380A,常开触点43接电源380A‑共用‑Q点;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的第4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41接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4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42,常开触点43接电源380A‑共用‑Q点,常闭触点接电源380A‑共用‑H点;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5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51通过熔断器RD8接条件电源380B,常开触点53接电源380B‑共用‑Q点;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的第5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51接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5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52,常开触点53接电源380B‑共用‑Q点,常闭触点52接电源380B‑共用‑H点;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6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61通过熔断器RD9接条件电源380C,常开触点63接电源380C‑共用‑Q点;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的第6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61接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的第6组触点开关的常闭触点62,常开触点63接电源380C‑共用‑Q点,常闭触点62接电源380BC共用‑H点;JK组合电路Ⅰ(101A)用于为下述电路提供条件电源,从而实现在室内控制道岔的情况下、在室外局部控制道岔或者室内外同步控制道岔:(1)为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8)提供条件电源,接点为:380‑A‑共用‑H,380‑B‑共用‑H,380‑C‑共用‑H;(2)为室外TDZ组合电路(106)和室外TDF组合电路(107)提供条件电源,其接点为:KZ‑共用‑Q,KF‑共用‑Q;(3)为第二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提供条件电源,其接点为:380‑A‑共用‑Q,380‑B‑共用‑Q和380‑C‑共用‑Q;所述JK组合电路Ⅱ(101B)的组成和连接如下:JK组合电路Ⅱ包括站内控制继电器(ZKJ)、同步控制继电器(TBJ)、局部控制继电器(JKJ)和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站内控制继电器(ZKJ)线圈的连接如下:4脚接电源KF,1脚接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1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4脚同时串接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和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第4组触点开关后接室外接受控制按钮(TSA),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接电源KZ;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线圈的连接如下:1脚接电源KZ,4脚接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地4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43;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线圈的连接如下:1脚接电源KZ,4脚接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1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11接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第4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43;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线圈的连接如下:1脚接电源KZ,4脚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第4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43;同步控制按钮继电器(TBAJ)第3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31通过熔断器RD1接电源KF,常开触点33通过熔断器RD3接室外接受控制按钮(TSA)的常开触点;局部控制按钮继电器(JAJ)第3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31通过熔断器RD1接电源KF,常开触点33通过熔断器RD3接室外接受控制按钮(TSA)的常开触点;JK组合电路Ⅱ用于接通站内控制继电器(ZKJ)、同步控制继电器(TBJ)、局部控制继电器(JKJ)和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励磁电路;所述JK组合电路Ⅲ(101C)的组成和连接如下:JK组合电路Ⅲ包括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触点开关、二极管Z1和二极管Z2;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1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11接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之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5,常闭触点13接电动转辙机电路;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2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21接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之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3,常闭触点23接电动转辙机电路,常开触点23通过二极管Z1接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3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31接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之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2,常闭触点33接电动转辙机电路,常开触点33通过二极管Z2接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4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41接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之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4,常闭触点43接电动转辙机电路,常开触点43接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5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51接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之电动转辙机的输入点05‑1,常闭触点53接电动转辙机电路,常开触点53接同步控制复示继电器(TBJ1)的第1组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13;JK组合电路Ⅲ(101C)用于第一道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8)与室外电动转辙机的连接,室内控制时,沟通第一道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8),启动电动转辙机实现道岔转换并给出道岔表示;室内外同步控制时,通过模拟条件沟通第一道岔动作和表示电路(108),给出道岔表示,实现室内联锁设备进行道岔的转换和进路的排列;所述JK组合电路Ⅳ(101D)的构成和连接如下:JK组合电路Ⅳ包括站内控制继电器(ZKJ)第7组触点开关和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7组触点开关;站内控制继电器(ZKJ)第7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接室内TDZ组合电路之允许操作继电器(YCJ)的常开触点,常闭触点接室内TDZ组合电路之道岔轨道继电器(DGJ)第2组触点开关的动触点,允许操作继电器(YCJ)的动触点接电源KZ;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7组触点开关的连接如下:动触点接室内TDZ组合电路之允许操作继电器(YCJ)的常开触点,常开触点接接室内TDZ组合电路之第一启动继电器线圈的3脚;JK组合电路Ⅳ用于在室内控制道岔或室内外同步控制道岔的情况下,为室内TDZ组合电路之室内一启动继电器(1DQJⅠ)和室内TDF组合电路之室内一组合继电器(1DQJⅡ)的励磁电路提供电源KZ;所述JK组合电路Ⅴ(101E)的构成和连接如下:JK组合电路Ⅴ包括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第7组触点开关和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8组触点开关;局部控制继电器(JKJ)第7组触点开关与同步控制继电器(TBJ)第8组触点开关并联连接,其动触点接条件电源之KZ‑共用Q点,常开触点接室外TDZ组合电路之一启动继电器线圈的3脚;JK组合电路Ⅴ用于:在室外局部控制道岔或室内外同步控制道岔的情况下,为室外TDZ组合电路(106)之室外一启动继电器(1DQJⅢ)和室外TDF组合电路(107)之室外一组合继电器(1DQJⅣ)励磁电路提供电源KZ。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123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