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Cr-Al-Cu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3822.9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0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靓;段震;曾毅;肖逸锋;许艳飞;钱锦文;张乾坤;欧艳;杨格;叶明强;曾毅夫;周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 | 分类号: | B22F3/11;C22C19/05;C25B11/03;C25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Cr‑Al‑Cu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粉末反应合成法,将高纯度的Ni、Cr、Al、Cu四种粉末按一定比例配好,其中Cr、Al、Cu粉共占总含量的22~45wt%,将配好的粉末混合均匀、干燥后,加入硬脂酸再次干燥,压力成型获得生坯,利用固相偏扩散的原理对生坯进行真空烧结制备Ni‑Cr‑Al‑Cu多孔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多孔材料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较大的比表面积、优良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催化性、稳定的工作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环保,在电解析氢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产生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 cr al cu 多孔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Cr‑Al‑Cu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粉末反应合成法,利用偏扩散和固相烧结产生孔隙;Cr、Al、Cu粉共占总质量的22~45%,余量为Ni;其中粒径为3~10 µm的Ni元素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5~78%、粒径为3~10µm的Cr元素粉的质量百分比为15~25%、粒径为300目的Al元素粉的质量百分比为5~13%、粒径为3~10 µm的Cu元素粉的质量百分比为2~7wt%;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粉末配制:将Ni、Cr、Al、Cu四种高纯元素粉末按一定质量百分比配好;(2)粉末处理:将配制好的粉末放在V型混粉机上匀速混合8~16h后,加入硬脂酸,再在40~60℃普通干燥箱中干燥8~12h;(3)压制成型:将混合均匀的粉料在压力机下加压成型,得到生坯;(4)生坯烧结:将步骤(3)所制生坯置于真空烧结炉中进行烧结,烧结工艺为:保持10~15℃/min的升温速度从室温升至250~380℃,保温100~180min;再以8~12℃/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560~660℃,保温160~200min;然后以4~8℃/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80~100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60~90min;最后以2~4℃/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20~1250℃并在该温度下保温160~200min;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发明的多孔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138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