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芳香腈或烯基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3897.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红;甘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253/16 | 分类号: | C07C253/16;C07C255/56;C07C255/54;C07C255/50;C07C255/53;C07C255/57;C07C255/51;C07C255/52;C07D317/68;C07D213/85;C07D215/48;C07J41/00;C07D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余化鹏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腈或烯基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溶剂中,在镍配合物、金属锌及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如式II所示的芳基或杂芳基磺酸酯类化合物与氰基化试剂进行如下所示的交叉偶联反应,或将如IV所示的烯基磺酸酯类化合物与氰基化试剂进行如下所示的交叉偶联反应,即可;其中,所述的添加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DMAP),所述的氰基化试剂为氰化锌。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以廉价的催化体系,简捷高效地实现芳基磺酸酯、杂芳基磺酸酯或烯基磺酸酯的氰基化,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底物普适性,为实现芳香腈或烯基腈类化合物的工业合成提供了更好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类化合物 制备 氰基化试剂 芳香腈 烯基腈 交叉偶联反应 杂芳基磺酸酯 烯基磺酸 添加剂 惰性气体保护 二甲氨基吡啶 官能团兼容性 芳基磺酸酯 酯类化合物 催化体系 工业合成 镍配合物 金属锌 普适性 氰化锌 氰基化 溶剂 底物 芳基 式II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如式I所示的芳香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溶剂中,在镍配合物、金属锌及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如式II所示的芳基或杂芳基磺酸酯类化合物与氰基化试剂进行如下所示的交叉偶联反应,即可;其中,所述的添加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所述的氰基化试剂为氰化锌;
在如式I所示的芳香腈类化合物和如式II所示的芳基或杂芳基磺酸酯类化合物中,n选自0‑[M‑1]之间的任一整数,其中M表示环α上的最大取代个数;R1相同或不同,其各自独立地选自卤素、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CN、‑C(=O)ORa、‑NRbRc、‑C(=O)Rd、‑C(=O)NReRf、Rg取代的C3‑C10的芳基或杂芳基、或Rh取代的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其中,Ra、Rb、Rc、Rd、Re、Rf、Rg和Rh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OH、‑CN、C1‑C4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和C1‑C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任意两个相邻取代的R1与其各自相连的环α上的原子共同构成一个与环α并环的碳环或碳杂环,所述的碳环或碳杂环为3‑10元环,所述的碳杂环含有1‑4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OS(=O)2R中的R选自卤素、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C1‑C6的直链或支链卤代烷基、或Ri取代的苯基;其中,Ri选自卤素、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NRjRk,其中Rj和Rk各自独立地选自C1‑C4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所述的环α为芳环或芳杂环;其中,当所述的环α为芳环时,所述的芳环是指任何稳定的在各环中可高达6个原子的单环或多环碳环,所述的多环中至少一个环是芳香环;当所述的芳环为多环且其中存在非芳香环时,‑OS(=O)2R和‑CN与其的连接是分别通过“芳香环”进行的;其中,当所述的环α为芳杂环时,所述的芳杂环是指任何稳定的各环中可高达6个原子的稳定单环或者多环,所述的多环中至少一个环是芳香环并且含有1‑4个选自O、N和S的杂原子;当所述的芳杂环为多环且其中存在非芳香环或者不包含杂原子时,‑OS(=O)2R和‑CN与其的连接分别是通过“含有杂原子的芳香环”进行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1389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