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8371.8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8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波;秦军;王海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德而赛律师事务所 44322 | 代理人: | 叶秀进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其核由纳米硅和热塑性树脂均相复合形成,其壳为气相沉积形成的碳包覆层;纳米硅的粒径为5~300nm;热塑性树脂的软化点<200℃,残碳率>40%;碳包覆层的厚度为0.1~10μm。本发明通过设计西瓜式核壳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使纳米硅均匀的分散在热塑性树脂中,能充分的发挥出纳米硅的高比容量特性,同时有效抑制充放电过程中纳米硅的体积膨胀效应,解决了纳米硅的分散问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碳包覆层,提升材料的电子和锂离子的传输通道和速率,该负极具有高比容量、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大倍率充放电性能与首次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用硅碳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其核由纳米硅和热塑性树脂均相复合形成,其壳为气相沉积形成的碳包覆层;所述纳米硅的粒径为5~300nm;所述热塑性树脂的软化点<200℃,残碳率>40%;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0.1~1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1837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