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反射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带阻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21582.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之遐;赵洪新;李顺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无反射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带阻滤波器涉及一种滤波器,该带阻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1)、金属层(11)、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和多个开口谐振环(3);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1)位于介质基板(1)的一面的金属层(11)上;在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的两侧,由多个开口谐振环(3)组成吸收区(4);改变开口谐振环(3)的谐振频率可以调节滤波器的阻带中心频率;相邻开口谐振环(3)的平行于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传输方向间距(31),要大以避免能量在吸收区(4)沿着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的传输方向传输。该带阻滤波器可以将阻带信号吸收掉,减小阻带的驻波,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导体 表面波 传输线 带阻滤波器 | ||
【主权项】:
1.一种无反射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该无反射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带阻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1)、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多个开口谐振环(3)和共面波导到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过渡(5);介质基板(1)的一面是金属层(11),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多个开口谐振环(3)和共面波导到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过渡(5)位于金属层(11);在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的两端,是共面波导到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过渡(5);共面波导到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过渡(5)的一端是滤波器的端口51,另一端是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共面波导到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过渡(5)的接地板(52)的宽度是渐变的,共面波导导带(21)两侧的接地板(52)逐渐张开,且离导带(21)的距离越来越远,直至接地板消失;在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的导带(22)两侧,由多个开口谐振环(3)组成吸收区(4);相邻开口谐振环(3)沿着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传输方向的间距(31)要大于开口谐振环(3)外金属条环的外直径,以减小能量在吸收区(4)沿着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传输方向、通过相邻开口谐振环(3)之间的耦合,避免能量在吸收区(4)沿着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的传输方向传输,影响阻带的深度;改变相邻开口谐振环(3)的与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传输方向垂直的间距(32),可以调节带阻滤波器阻带的深度,间距越小,相邻开口谐振环(3)沿垂直于单导体表面波传输线(2)传输方向的耦合能力越强,阻带滤波器的吸收能力越强,阻带的深度越深,阻带的反射也越小;改变开口谐振环(3)的谐振频率可以调节滤波器的阻带中心频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2158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反射微带线带阻滤波器
- 下一篇:一种带圆筒的波导低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