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螺杆与齿轮的差速扭力冲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28461.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林;张堂佳;杨琳;林晓月;杨毅;朱志;李居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14 | 分类号: | E21B4/14;F03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螺杆与齿轮的差速扭力冲击器,解决了钻井过程中钻头产生的粘滑振动现象。其技术方案为:由动力总成、万向轴总成、传动总成和冲击总成组成,动力总成上部与钻杆连接,下部依次连接万向轴总成、传动总成和冲击总成,动力总成带动法兰传动轴旋转;一方面法兰传动轴通过传动轴、传动销带动偏心冲击锤高速旋转,另一方面带动外齿轮转动,与内齿轮壳体啮合,将一个较低的转速传递给内齿轮壳体,进而带动冲击传动轴以一个较低的转速转动,从而与偏心冲击块形成转速差,产生冲击作用,并将碰撞产生的扭转振动通过冲击传动轴传递到下接头。本发明可以持续产生扭转冲击振动,提高钻头破岩效率,有效避免卡钻和粘滑现象产生。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总成 传动轴 偏心 冲击传动轴 内齿轮壳体 万向轴总成 冲击总成 传动总成 冲击器 齿轮 差速 法兰 螺杆 扭力 啮合 冲击作用 扭转冲击 扭转振动 依次连接 粘滑振动 转速传递 转速转动 钻杆连接 钻井过程 钻头破岩 冲击锤 传动销 外齿轮 下接头 转速差 钻头 卡钻 粘滑 转动 传递 | ||
【主权项】:
1.基于螺杆与齿轮的差速扭力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螺杆与齿轮的差速扭力冲击器由动力总成、万向轴总成、传动总成和冲击总成组成;所述动力总成下端依次连接万向轴总成、传动总成和冲击总成;所述的动力总成包括上接头(1)、防掉锁母(2)、防掉连杆(3)、螺杆壳体(4)、螺杆定子(5)和螺杆转子(6),螺杆定子(5)安装在螺杆壳体(4)内部,螺杆转子(6)和螺杆定子(5)相互齿合,在钻井液的驱动下带动螺杆转子(6)旋转;所述上接头(1)上部与钻杆连接,下部通过螺纹与螺杆壳体(4)连接,防掉连杆(3)上端连接防掉锁母(2),下端连接螺杆转子(6);所述的万向轴总成包括活绞(7)、球座(8)、承压球(9)、传动球(10)、密封圈(11)、锁紧套(12)、密封套(13)和万向轴连杆(14),球座(8)安装在活绞(7)内部,承压球(9)安放在球座(8)上,传动球(10)安放在万向轴连杆(14)端部凹槽,利用锁紧套(12)将万向轴连杆(14)和活绞(7)配合,并利用密封圈(11)和密封套(13)密封活绞(7)内部,万向轴连杆(14)两端安装结构相同;所述的传动总成包括水帽(15)、万向轴壳体(16)、垫圈(17)、螺杆传动轴(18)、上轴承动圈(19)、上轴承静圈(20)、半圆键(21)、轴承壳体(22)、串轴承(23)和转换接头(24),万向轴壳体(16)上端连接螺杆壳体(4),下端连接轴承壳体(22),水帽(15)上端连接万向轴总成,下端连接螺杆传动轴(18),并在水帽(15)和螺杆传动轴(18)安放垫圈(17),上轴承动圈(19)通过螺纹安装螺杆传动轴(18)上,在轴承壳体(22)依次安装上轴承静圈(20)、串轴承(23)和转换接头(24),上轴承静圈(20)通过半圆键(21)周向固定在轴承壳体(22)内部;所述冲击总成包括法兰传动轴(25),螺钉(26),外齿轮(27),螺母(28),下壳体(29),O型密封圈A(30),内齿轮壳体(31),组合轴承A(32),花键传动轴(33),径向轴承(34),花键传动块(35),冲击传动轴(36),偏心冲击锤(37),传动销A(38),传动销B(39),组合轴承B(40),组合轴承C(41),传动轴(42),冲击外筒(43),导流轴承组(44),导流套(45),O型密封圈B(46),止推轴承(47),O型密封圈C(48),下接头(49);法兰传动轴(25)上部开有螺纹孔,与螺杆传动轴(18)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法兰传动轴(25)下端端面沿圆周方向开有3个均布的通孔;所述传动轴(42)上端设置有与法兰传动轴(25)下端端面相同的3个均布通孔,传动轴(42)中部轴肩开有两个密封圈槽,传动轴下段在180°方向铣为平面,在另外180°方向上开有供传动销安装的槽;所述外齿轮(27)中心沿轴线方向开有通孔,通孔内安装固定有滑动轴承,外齿轮(27)安装于法兰传动轴(25)和传动轴(42)之间,通过螺钉(26)和螺母(28)固定;所述内齿轮壳体(31)上端有与外齿轮(27)啮合的齿,内齿轮壳体中部设置有轴肩,内部在180°方向上开有两个扇形流道,内齿轮壳体(31)下部在180°方向上设置有两个相对槽;所述冲击外筒43上端圆周方向开有8个径向通孔,下端外圆周方向设置有两个在180°方向相对的突出传动块,与内齿轮壳体(31)下部的两个槽相配合,冲击外筒43内部中上段设置有内花键结构;所述花键传动轴(33)沿轴向方向开有与传动轴(42)相配合的通孔,上端开有与冲击外筒43相配合的外花键结构,下端同样设置为外花键结构;所述花键传动块(35)内部设置有与花键传动轴(33)下端相配合的内花建结构,外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周向台阶;所述冲击传动轴(36)内部为腔室结构,在上端周向方向上设置有与花键传动块(35)配合的台阶,中部设置有作为冲击座的周向台阶,冲击传动轴(36)下端设置有直螺纹,下端端面设置为内六角结构;所述偏心冲击锤(37)为空心结构,在外圆周方向上设置有与冲击传动轴配套的作为冲击锤的周向台阶,内部设置有传动销槽,在与之相对的180°方向上设置有滑动传动销槽;所述O型密封圈A(30)安装于传动轴(42)的密封圈槽内,组合轴承A(32)安装在传动轴(42)上中段,组合轴承B(40)安装在传动轴下端,花键传动轴(33)套在传动轴(42)上,花键传动块(35)内部与花键传动轴(33)配合,外部与冲击传动轴(36)配合;传动销A(38)、传动销B(39)分别安装在传动轴(42)的两个传动销槽内,偏心冲击锤(37)套在传动轴(42)下端外部,传动销A(38)卡在传动轴(42)的传动销槽内,传动销B(39)卡在传动轴(42)的滑动传动销槽内;配合好的传动轴(42)、传动销A(38)、传动销B(39)、偏心冲击锤(37)、组合轴承B(40)一齐装入冲击传动轴(36)腔室内;径向轴承(34)套在花键传动轴(33)上,通过花键传动轴(33)与冲击外筒43的中段轴肩固定;组合轴承C(41)套在冲击传动轴(36)下端,通过冲击外筒43下端轴肩固定;冲击外筒43套入内齿轮壳体(31)内;所述导流轴承组(44)套在内齿轮壳体(31)下段,通过内齿轮壳体轴肩定位,同时安装在下壳体(29)内部;所述下壳体(29)上端与转换接头(24)通过螺纹连接,下端通过螺纹与导流套(45)连接;所述下接头(49)中心开有螺纹通孔,端面开有6个轴向通孔;所述止推轴承(47)安装在导流轴承组(44)和下接头(49)之间,所述O型密封圈安装在下壳体(29)和下接头(49)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2846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变径喷射泵吸反循环集束潜孔锤
- 下一篇:基于涡轮与齿轮的扭力冲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