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高导电性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37981.2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肖柱;黄嘉震;龚深;邱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6 | 分类号: | C22C9/06;C22C1/02;C22F1/08;H01B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高导电性铜合金,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Ni 4.6~6.0%、Co 1.0~2.0%、Si 1.0~2.0%、Mg 0.05~0.4%、Sr 0.01~0.1%,Nb0.01~0.1%,余量为Cu,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铸造‑均匀化‑热轧‑固溶‑组合形变热处理几个步骤。本发明的铜合金采用了环保、易添加、不易烧损的元素代替易烧损元素Be,通过合金元素成分设计析出第二相粒子阻碍位错运动,同时减少基体中固溶的元素;采用特殊的双级热轧固溶处理工艺,使组织更加的均匀,促进粗大析出相回溶,为后续形变热处理提供组织准备;通过组合形变热处理,促进纳米强化相的析出,使得该体系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导电能力,得到的铜合金力学性能优异,电导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形变热处理 析出 高导电性 力学性能 超高强 固溶 烧损 制备 热轧 电导率 第二相粒子 质量百分比 重量百分比 成分设计 导电能力 固溶处理 合金元素 纳米强化 熔炼 均匀化 析出相 回溶 双级 位错 合金 铸造 阻碍 环保 | ||
【主权项】:
1.一种超高强高导电性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熔炼:根据铜合金的组分进行配料,混合后放入感应熔炼炉中,加入覆盖剂在大气氛围下进行熔炼,在金属开始熔化时再次加入覆盖剂,接着进行机械搅拌,熔炼完成并除渣后,得到铜合金溶液;该铜合金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Ni 4.6~6.0%、Co 1.0~2.0%、Si 1.0~2.0%、Mg 0.05~0.4%、Sr 0.01~0.1%,Nb 0.01~0.1%,余量为Cu,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2) 铸造:将铜合金溶液在设定温度下进行铸造,空冷后得到铜合金铸锭;(3) 均匀化:将铜合金铸锭在保护气氛下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得到均匀化的铸锭;(4) 双级热轧固溶处理:将均匀化后的铸锭加热至一次热轧温度,进行一次热轧,将一次热轧板加热至一次固溶温度,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一次固溶处理,之后随炉降温至二次热轧温度,进行二次热轧,将二次热轧板加热至二次固溶温度,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二次固溶处理,水淬,得到固溶后的铜合金板材;所述一次热轧变形量为50~90%,二次热轧变形量为40~70%;所述一次热轧温度为820~900℃,一次固溶处理温度为950~1000℃,一次固溶处理时间为4~8h,二次热轧温度为800~880℃,二次固溶处理温度为920~980℃,二次固溶处理时间为2~4h;(5) 组合形变热处理:将固溶后的铜合金板材进行初次冷轧,接着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主时效处理,再接着进行二次冷轧,然后在保护气氛下进行二级时效处理,得到超高强高导电性铜合金;所述主时效处理温度为400~500℃,主时效处理时间为1~2.5h,二级时效处理温度为 400~500℃,二级时效处理时间为5~40min;所述初次冷轧变形量为40~70%;二次冷轧变形量为50~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3798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