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IMO-OFDM毫米波结构的混合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5866.X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刘雯菲;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06;H04B7/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姜玉蓉;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MO‑OFDM毫米波结构的混合编码方法,该方法在未知信道的场景下设计发送端的混合预编码矩阵和接收端的合并矩阵,包括以下步骤:S1:估计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信道:S2:设计接收端的模拟合并矩阵 |
||
搜索关键词: | 预编码矩阵 矩阵 发送端的 毫米波结构 混合编码 合并 信道 数据流 编码过程 迭代过程 信道估计 一次迭代 预先指定 载波增益 重复执行 矢量 发送端 接收端 阈值时 迭代 码本 收敛 场景 传输 出发点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MIMO‑OFDM毫米波结构的混合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未知信道的场景下设计发送端的混合预编码矩阵和接收端的合并矩阵,包括以下步骤:S1:估计发送端到接收端的信道: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训练信号,初次传输时随机选择模拟预编码矩阵FRF,基于CS算法估计出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等效信道从而获得的有效信道信息:假设不同的RF链彼此独立设置,发送端首先发送多个训练信号使接收器估计正向信道,所述训练信号由射频链一个接一个传输,经过Mr次训练传输后利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估计等效信道;S2:设计接收端的模拟合并矩阵
对于每个RF链传输的数据流都对应从码本中选择使所有载波增益最大的矢量;S3:接收端到发送端的信道估计:接收端同样发送Mt个训练信号来估计接收端到发送端的等效信道;S4:设计发送端的模拟预编码矩阵
对于每个RF链传输的数据流都对应从码本中选择使所有载波增益最大的矢量,获得模拟预编码矩阵之后一次迭代结束;S5:将获得的模拟预编码矩阵作为出发点,重复执行上述S1‑S4步骤,直到找到收敛或迭代次数超过预先指定的阈值时迭代过程停止;S6:设计数字预编码矩阵和合并矩阵实现编码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4586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