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星形连接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完整三相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6448.0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3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吴瀛喆;毕闯;贾克林;金顶鑫;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甘茂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具有星形连接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完整三相模型,适用于分析调速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用以解决现有的考虑了电机物理结构的电机高频模型但精度较差、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又或者没有考虑电机物理结构的电机高频模型、精度高但是对工程以及电机研究没有指导意义的问题。本发明巧妙的把电机物理结构和数学解决工程方法有机结合,电机高频模型精度较高,得到的高频共模模型与实际测量的共模模型近似一致,模型本身有物理意义,能够对工程和电机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高频模型 物理结构 永磁同步电机 电机研究 三相模型 星形连接 共模 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调速驱动系统 电磁干扰 实际测量 数学解决 物理意义 有机结合 近似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星形连接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完整三相模型,由相同的U、V、W三相绕组电路并联而成;其特征在于,任一相绕组电路均包括:四个子电路、五个寄生电容、阻尼电阻RT及漏感LT;其中,四个子电路依次串联,第一子电路包括:绕组等效电阻RStart、绕组等效电感LStart、绕组等效电容CStart及电机端电阻Rg,所述绕组等效电阻RStart、绕组等效电感LStart与绕组等效电容CStart并联,一端串联电机端电阻Rg后与电机绕组端点相连、另一端串联第二子电路;第二子电路包括:第一匝间效应等效电阻Rj1、第一匝间效应等效电感Lj1、第一匝间效应等效电容Cj1、第一定子电感L11及第一涡流损耗电阻R11,所述第一匝间效应等效电阻Rj1、第一匝间效应等效电感Lj1与第一匝间效应等效电容Cj1依次串联后与第一定子电感L11、第一涡流损耗电阻R11并联,构成第二子电路;第三子电路包括:第二匝间效应等效电阻Rj2、第二匝间效应等效电感Lj2、第二匝间效应等效电容Cj2以及五对依次串联的L‑R支路,每对L‑R支路由第二定子电感(L21、L22、L23、L24、L25)与第二涡流损耗电阻(R21、R22、R23、R24、R25)并联构成,所述第二匝间效应等效电阻Rj2、第二匝间效应等效电感Lj2、第二匝间效应等效电容Cj2依次串联后与所述五对L‑R支路并联,构成第三子电路;第四子电路包括:第三定子电感L31与第三涡流损耗电阻R31,所述第三定子电感L31与第三涡流损耗电阻R31并联,一端连接第三子电路、另一端接地;所述阻尼电阻RT、漏感LT与第一寄生电容CT依次串联、阻尼电阻RT一端接于第一子电路与第二子电路之间、第一寄生电容CT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寄生电容Cg1一端接于第一子电路与第二子电路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寄生电容Cg2一端接于第二子电路与第三子电路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寄生电容Cg3一端接于第三子电路与第四子电路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寄生电容Cg4接于第四子电路与地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5644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