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双耗能可恢复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4095.9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牟犇;王君昌;林旭川;王清华;张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B1/58;E04G21/14;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双耗能可恢复方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及安装方法,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较大地震作用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整体性不足,实现双耗能以及提高震后恢复能力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独立基础、Ⅰ类柱、Ⅱ类柱、承台耗能连接件和耗能连接钢板,Ⅰ类柱方形钢管四壁设有T型滑槽,耗能连接钢板两侧均制成T型,将耗能连接钢板插入T型滑槽与Ⅰ类柱方形钢管连接,下端插入承台耗能连接件的凹槽中;Ⅱ类柱两端的拼接底座一侧设有竖直承台连接板,采用高强螺栓将拼接底座与承台耗能连接件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建筑结构遭受地震作用时的初次耗能,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耗能 可恢复 钢管 混凝土 组合 及其 安装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双耗能可恢复方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基础(1)、Ⅰ类柱(2)、Ⅱ类柱(3)、承台耗能连接件(4)和耗能连接钢板(5),位于底部的独立基础(1)上固定安装有Ⅰ类柱(2)、Ⅱ类柱(3)和耗能铰接钢板;Ⅰ类柱(2)包括方形钢管(14)、方形外套筒连接件(6)、圆形钢管(15)、圆形内连接筒(13),通过高强螺栓将Ⅰ类柱(2)组合;Ⅰ类柱(2)的方形外套筒连接件(6)四周设有水平承台连接板(9),承台耗能连接件(4)一侧设有与方形外套筒连接件(6)对应的水平承台连接板(9),另一侧设有与拼接底座(7)相对应的竖直承台连接板(10),上下两端留有宽度与耗能连接钢板(5)板厚相同的凹槽(16);采用高强螺栓将方形外套筒连接件(6)与承台耗能连接件(4)连接;Ⅰ类柱(2)方形钢管(14)四壁设有T型滑槽(11),耗能连接钢板(5)两侧均制成T型,将耗能连接钢板(5)插入T型滑槽(11)与Ⅰ类柱(2)方形钢管(14)连接,下端插入承台耗能连接件(4)的凹槽(16)中;Ⅱ类柱(3)两端的拼接底座(7)一侧设有竖直承台连接板(10),采用高强螺栓将拼接底座(7)与承台耗能连接件(4)连接;Ⅱ类柱(3)包括拼接底座(7)、上段钢管(23)、中心插接钢管(25)、下段钢管(24)、上套筒连接件(18)、预应力钢筋(19)、下套筒连接件(20),钢管一侧设有T型滑槽(11);上段钢管(23)与中心插接钢管(25)、下段钢管(24)与中心插接钢管(25)分别通过上套筒连接件(18)和下套筒连接件(20)插接,将Ⅱ类柱(3)钢管通过T型滑槽(11)与耗能连接钢板(5)连接;将预应力钢筋(19)插入上段钢管柱上端的钢筋固定板(26)上预留的钢筋孔内,依次穿过上段钢管(23)、中心插接钢管(25)和下段钢管(24),最后穿过下段钢管(24)下端拼接底座(7)上预留的钢筋孔,钢筋两端由螺帽扭紧完成固定连接;上下套筒连接件(20)上均有翼缘连接板(21),中心插接钢管(25)上有腹板连接板(22),中心插接钢管(25)和H型钢梁(8)的腹板通过高强螺栓与腹板连接板(22)连接,中心插接钢管(25)和H型钢梁(8)的上下翼缘板通过高强螺栓与翼缘连接板(21)连接;在Ⅰ类柱(2)方形钢管(14)与圆形钢管(15)间和Ⅱ类柱(3)钢管内浇筑纤维混凝土,使连接部位通过咬合作用紧固连接形成整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40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柱
- 下一篇:一种立柱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