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电联供循环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5758.9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潘利生;史维秀;李利峰;李冰;魏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27/00 | 分类号: | F25B27/00;F25B27/02;F25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冷、热、电联供循环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膨胀部件、发电机、冷却器、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工质泵和加热器。该系统实现了冷、热、电三个功能模块结合的闭合循环系统,循环工质吸收热能进入循环系统后,能量之间不断转化传递,并未向环境中释放热量,系统的能量损失仅局限在系统保温不充分时向外散失的热量,在忽略系统管路散热的前提下,系统冷热电联合供应能效甚至能够达到15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系统 闭合循环系统 加热器 气液分离器 冷热电联 模块结合 能量损失 膨胀部件 系统管路 系统实现 循环工质 工质泵 节流阀 冷却器 冷热电 蒸发器 压缩机 散热 发电机 能效 保温 局限 释放 传递 吸收 转化 联合 | ||
【主权项】:
1.一种冷、热、电联供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部件、发电机、冷却器、节流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工质泵和加热器;所述膨胀部件通过联动轴与所述发电机连接,将其内的高温高压循环工质膨胀输出动能传送给所述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提供给外界用户;所述膨胀部件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膨胀部件中做功后的高温低压的循环工质进入所述冷却器,经所述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吸收热量后所述循环工质达到近临界状态,所述冷却介质作为热源向外界用户提供热能;所述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管道经节流阀与所述蒸发器的进口连通,达到近临界状态的所述循环工质经过所述节流阀节流降温达到气液两相状态后进入所述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处于气液两相状态的循环工质继续蒸发吸收所述蒸发器中的放热介质中的热量,所述蒸发器中的放热介质降温后作为冷源向外界用户提供冷能;所述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连通,其液相出口与所述工质泵的进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与所述冷却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工质泵的出口与所述加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膨胀部件的进口连通;继续处于低温低压的两相状态的所述循环工质经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成饱和液态工质和饱和气态工质,所述饱和气态工质经由所述压缩机增压后直接进入所述冷却器继续参与上述循环;所述饱和液态工质经所述工质泵增压后进入所述加热器吸收热量后重新进入所述膨胀部件进行上述循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6575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设备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地源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