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结构地震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3917.X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0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大军;毛家骅;金大龙;李兴高;吴俊;沈翔;曾剑锋;许丽群;潘东;丁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地震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抗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建立地下‑地层结构的三维空间模型;在所述三维空间模型的边界设置粘弹性人工边界,用于模拟地震波在真实场地中的半无限区域传播,得地下‑地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所述三维有限元模型中选取监测点;设定模拟地震波;将所述模拟地震波输入所述三维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动力分析,提取各监测点动力参数,得地震动模拟结果,以便制定相应的抗震措施。本发明实现地下结构精细化真实复原,解决了地下结构与地层网格划分问题,提高了模型计算效率,对大型复杂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提高其抗震设防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结构 三维有限元模型 地震波 三维空间模型 三维数值模拟 地层结构 监测点 抗震措施 地下工程 震动 边界设置 地层网格 动力参数 动力分析 抗震技术 抗震设防 抗震设计 模型计算 人工边界 无限区域 震动模拟 精细化 粘弹性 地下 复原 传播 制定 | ||
【主权项】:
1.一种地下结构地震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0:建立地下‑地层结构的三维空间模型;步骤S120:在所述三维空间模型的边界设置粘弹性人工边界,用于模拟地震波在真实场地中的半无限区域传播,得地下‑地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步骤S130:在所述三维有限元模型中选取监测点;步骤S140:设定模拟地震波;步骤S150:将所述模拟地震波输入所述三维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动力分析,提取各监测点动力参数,得地震动模拟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7391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