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医学超声成像系统加速的反向延迟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0295.3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颖;周顺风;闵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G16H30/4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应用于医学超声成像系统加速的反向延迟计算方法。本发明使用反向延迟计算方法的波束形成算法,基于传统的延迟叠加波束形成算法的逆过程实现,通过数据点在超声回波数据中的位置推导延迟量进而推导该数据点在图像中的位置,进而直接进行叠加,规避了耗时的开根号和除法计算。本发明中使用反向延迟计算方法的波束形成算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并且在计算过程中使用了更丰富的原始超声数据,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高清医学超声图像算法的复杂计算,可以满足实时且高清地呈现医学超声影像的需求。本发明并不影响设备的物理结构,可直接在原设备中更新算法从而实现加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成像清晰度。 | ||
搜索关键词: | 延迟计算 波束形成算法 医学超声成像系统 数据点 高清 叠加 医学超声图像 计算复杂度 超声回波 超声数据 除法计算 复杂计算 更新算法 计算过程 位置推导 物理结构 医学超声 影响设备 传统的 逆过程 延迟量 原设备 推导 算法 成像 延迟 应用 耗时 影像 图像 | ||
【主权项】:
1.应用于医学超声成像系统加速的反向延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反向延迟计算方法的波束形成算法,基于传统的延迟叠加波束形成算法的逆过程实现,通过数据点在超声回波数据中的位置推导延迟量进而推导该数据点在图像中的位置,进而直接进行叠加,规避了耗时的开根号和除法计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02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科用四维彩超检测设备
- 下一篇:骨密度测量部位标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