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学Tamm态的多频吸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1824.1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丽;栾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B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徐振兴;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Tamm态的多频吸收器,层状结构顺序为:M1‑D1‑DBR1‑M2‑DBR2‑D2‑M3,其中M1层、M2层、M3层均为金属银层;所述DBR1层和DBR2层均由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交替生长生成;所述D1、D2层为二氧化钛层。本设计是利用多重光学Tamm态之间的耦合作用,实现了三频、四频吸收。通过设计DBR1和DBR2的周期数可以得到三频吸收或者四频吸收,设计D1、D2层厚度来改变吸收波长,改变入射光角度来灵活调节吸收波长。相比较与采用标准刻蚀法制作的吸收器,该吸收器仅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实现,具有结构简单、制备方便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器 吸收波长 多频 吸收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二氧化钛层 层状结构 多重光学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交替生长 金属银层 耦合作用 层厚度 入射光 周期数 刻蚀 制备 灵活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光学Tamm态的多频吸收器,层状结构顺序为:M1‑D1‑DBR1‑M2‑DBR2‑D2‑M3,其中M1层、M2层、M3层均为金属银层;所述DBR1层和DBR2层均由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交替生长生成;所述D1、D2层为二氧化钛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18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