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频漏磁的铁磁性材料内部探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2149.4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沈常宇;刘泽旭;朱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频漏磁的铁磁性材料内部探伤电路,属于电磁应用和无损检测领域,其特征为:由前置放大电路、伺服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磁化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前置放大电路采用JRC5534芯片作为信号放大器,伺服电路采用了OP07伺服芯片,功率放大电路采用了LM3886功率放大芯片,磁化电路采用了铁锌锰氧体和漆包线,信号采集电路采用了SS94A1作为霍尔效应传感器,采用了TLC2252作为信号放大器,信号处理电路采用了STM32F103RCT6单片机,电源电路采用LM317和LM337芯片作为AC/DC降压模块;本电路通过将收集到的铁磁性材料表面的磁场信号与激励信号比较,能利用两路信号的相位差初步检测出被检试件的缺陷位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低频 铁磁性 材料 内部 探伤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低频漏磁的铁磁性材料内部探伤电路,其特征为:由整流芯片(U1)、稳压芯片(U2)、负电源芯片(U3)、正电源芯片(U4)、功率放大芯片(U5)、伺服芯片(U6)、前置放大芯片(U7)、信号采集第一放大器(U8A)、信号采集第二放大器(U8B)、信号控制芯片(U9)、传感头(S1)、霍尔效应传感器(S2)、连接头(J1)、第一电容(R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7)、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一发光二极管(D2)、第二发光二极管(D3)、第一晶振(Y1)、第二晶振(Y2)和按键(K1)组成;整流芯片(U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二极管(D1)、连接头(J1)共同组成整流电路,其中整流芯片(U1)采用D25XB80,整流芯片(U1)的第1引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同时也与正电源芯片(U4)的第3引脚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第1引脚相连,整流芯片(U2)的第2引脚与连接头(J1)的AC1端相连,同时也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整流芯片(U1)的第3引脚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同时也与连接头(J1)的AC2端相连,AC2端与第二电阻(R2)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五电容(C5)的正极相连,第五电容(C5)的负极与地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一端相连,同时也与第三电容(C3)另一端相连,也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相连,连接头(J1)的GND端与地相连,整流芯片(U1)的第4引脚与负电源芯片(U3)的第3引脚相连,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8引脚相连;稳压芯片(U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六电容(C6)、第一发光二极管(D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D3)共同组成稳压电路,其中稳压芯片(U2)采用MC7824,稳压芯片(U2)的第2引脚与地相连,稳压芯片(U2)的第3引脚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同时也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也与第六电容(C6)的正极相连,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地相连,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与地相连;负电源芯片(U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共同组成负电源电路,其中负电源芯片(U3)采用LM337,负电源芯片(U3)的第1引脚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相连,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并与第七电容(C7)的负极相连,第七电容(C7)的正极与地相连,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也与地相连,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负电源芯片(U3)的第2引脚相连,负电源芯片(U3)的第2引脚分别与伺服芯片(U6)的第4引脚和前置放大芯片(U7)的第4引脚相连,同时与第十电容(C10)的负极相连,第十电容(C10)的正极与地相连,负电源芯片(U3)的第3引脚分别与第八电容(C8)的负极和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4引脚相连,第八电容(C8)的正极与地相连;正电源芯片(U4)、第九电容(C9)、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三电容(C13)、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共同组成正电源电路,其中正电源芯片(U4)采用LM317,正电源芯片(U4)的第1引脚分别与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相连,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相连并与地相连,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正电源芯片(U4)的第2引脚相连,正电源芯片(U4)的第2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正极相连,同时分别与伺服芯片(U6)的第7引脚和前置放大芯片(U7)的第7引脚相连,正电源芯片(U4)的第3引脚与第十一电容(C11)的正极相连,同时与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1引脚相连,第十一电容(C11)的负极与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5引脚相连;功率放大芯片(U5)、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四电容(C14)共同组成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芯片(U5)采用LM3886,使用其1、2、3、4、5、7、8、9、10、11引脚,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2引脚与第4引脚相连,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3引脚与传感头(S1)的一端相连,传感头(S1)的另一端与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7引脚相连并与地相连,传感头(S1)由铁氧锰锌体U型磁轭(1)和漆包线(2)组成,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9引脚分别与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一电阻(R11)相连,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并与地相连,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10引脚与第十四电容(C14)相连,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与地相连;伺服芯片(U6)、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共同组成伺服电路,伺服芯片(U6)采用OP07,使用其第2、3、4、6、7引脚,伺服芯片(U6)的第2引脚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和第十五电容(C15)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与伺服芯片(U6)的第6引脚相连,伺服芯片(U6)的第3引脚分别与第十五电阻(R15)和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相连,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相连并与功率放大芯片(U5)的第4引脚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伺服芯片(U6)的第6引脚相连,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相连,第十七电容(C17)的另一端与前置放大芯片(U7)的第6引脚相连;前置放大芯片(U7)、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和十八电容(C18)共同构成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芯片(U7)采用JRC5534,使用其第2、3、4、6、7引脚,前置放大芯片(U7)的第2引脚与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相连,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十八电容(C18)的一端相连并与地相连,十八电容(C1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九电阻(R19)和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相连,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前置放大芯片(U7)的第3引脚相连,前置放大芯片(U7)的第6引脚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相连,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前置放大芯片(U7)的第2引脚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第二十二电容(C22)、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一晶振(Y1)、第二晶振(Y2)和按键(K1)共同组成信号控制电路,信号控制芯片(U9)采用STM32F103RCT6,使用其第1、4、5、6、7、12、13、18、19、20、24、28、31、32、47、48、63、64引脚,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1引脚与VCC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4引脚分别与第二晶振(Y2)和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相连,第二晶振(Y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相连,第二十六电容(C26)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五电容(C25)的另一端相连并一起跟地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5引脚分别与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一晶振(Y1)的一端相连,同时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二电阻(R22)和第一晶振(Y1)的另一端连在一起并与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6引脚相连,第二十二电容(C2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相连,同时与地相连,第二十三电容(C23)的另一端与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6引脚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7引脚分别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相连和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相连,同时与按键(K1)的一端相连,第二十四电容(C24)的另一端与按键(K1)的另一端相连并与地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12引脚与地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13引脚分别与第二十电容(C20)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相连,第二十电容(C20)和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连在一起与地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VCC相连,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13引脚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18、28、31、47、60、63引脚相连并与地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19引脚分别与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和VCC相连,第十九电容(C19)的另一端与地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19引脚与信号采集第二放大器(U8B)的第7引脚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32引脚分别与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和VCC相连,第二十九电容(C29)的另一端与地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48引脚分别与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和VCC相连,第二十八电容(C28)的另一端与地相连,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64引脚分别与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和VCC相连,第二十七电容(C27)的另一端与地相连;信号采集第一放大器(U8A)、信号采集第二放大器(U8B)、霍尔效应传感器(S2)、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一电容(C31)共同组成信号采集电路,信号采集第一放大器(U8A)、信号采集第二放大器(U8B)都采用TLC2252芯片作为信号放大器,霍尔效应传感器(S2)采用SS94A1,其第1引脚接+5V,第3引脚接地,并且霍尔效应传感器(S2)放置在传感头(S1)的正下方,霍尔效应传感器(S2)的第2引脚与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相连,第三十一电容(C3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和信号采集第一放大器(U8A)的第3引脚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与地相连,信号采集第一放大器(U8A)的第2引脚分别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三十电容(C30)的一端相连,第三十电容(C30)的另一端和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相连并与信号采集第一放大器(U8A)的第1引脚相连,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地相连,信号采集第一放大器(U8A)的第1引脚与信号采集第二放大器(U8B)的第5引脚相连,信号采集第二放大器(U8B)的第6引脚分别与第二十四电阻(R24)和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相连,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与地相连,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分别与信号采集第二放大器(U8B)的第7引脚和信号控制芯片(U9)的第24引脚相连,第一放大器(U8A)的第4引脚与地相连,第一放大器(U8A)的第8引脚与+5V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214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迁移谱仪中的门控元件
- 下一篇:一种爬壁检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