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7224.6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7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明;王本艳;景蔚亮;黄添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7/092;H01L21/336;H01L21/823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其属于晶体管领域的技术,包括:硼磷硅玻璃层,所述硼磷硅玻璃层设置于所述外延层上方;所述阱区内依次设有漏极、栅极、源极和衬底极;所述栅极包括:第一导片,所述第一导片设置于所述硼磷硅玻璃层上表面;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穿设于所述硼磷硅玻璃层中;多晶硅体,所述多晶硅体横截面为V字形,所述多晶硅体的尖端嵌设于所述外延层中;所述第一导柱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片和所述多晶硅体相连。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加长了导电沟道,增强了栅极的控制的效果,降低了漏电流与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硼磷硅玻璃层 多晶硅体 第一导柱 导片 场效应晶体管 氧化物半导体 外延层 导电沟道 漏电流 上表面 晶体管 衬底 穿设 功耗 加长 漏极 嵌设 源极 生产成本 制造 | ||
【主权项】:
1.一种3D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制备一衬底层,并在所述衬底层的上表面制备一外延层,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预设位置进行深沟槽隔离,刻蚀出隔离深槽并作为栅极位置;步骤S2,在所述外延层设置第一导电类型的阱区和第二导电类型的阱区;步骤S3,在所述隔离深槽中两侧及底部先形成隔离层,然后在所述隔离深槽中填充多晶硅体;步骤S4,在所述阱区内的漏极、源极、衬底极和所述栅极处形成二硅化钛层;步骤S5,进行硼磷硅玻璃淀积以形成硼磷硅玻璃层,并在所述硼磷硅玻璃层中设置组成所述漏极、所述源极、所述栅极和所述衬底极的导柱以及导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储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872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