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放控制的动漫显示导电率测试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03592.5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谢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懿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H03F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3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运放控制的动漫显示导电率测试仪器,属于教学仪器演示领域,测试棒、测试夹、测试仪接插孔、一级放大单元、二级运放单元、振荡单元、声响单元、推动单元、归零单元、光彩显示单元、图像效果单元、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组成,配备在过压时启动速断保护的电源,保护测试装置的稳定性,在测试仪接插孔中插入被测的电子元件,根据物体导电的性能,经过一级放大单元的放大,再进入二级运放单元中比较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中,根据输入信号的强弱而产生输出,启动声响单元发出语音的同时,激励推动单元动作,让光彩显示单元产生光亮显示,形成动漫图像,直观的动漫显示与语音效果,十分有趣味性,能引起青少年的兴趣,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 ||
搜索关键词: | 动漫 一级放大单元 导电率测试 二级运放 声响单元 速断保护 推动单元 测试仪 接插孔 运放 保护测试装置 比较放大器 同相输入端 光亮显示 教学仪器 可调电源 图像效果 语音效果 振荡单元 测试棒 测试夹 导电 归零 电源 放大 演示 语音 直观 强弱 图像 输出 配备 | ||
【主权项】:
1.一种运放控制的动漫显示导电率测试仪器由测试棒、测试夹、测试仪接插孔、一级放大单元、二级运放单元、振荡单元、声响单元、推动单元、归零单元、光彩显示单元、图像效果单元、速断保护可调电源共同组成;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接一级放大单元与清零单元;测试仪插孔有两个插孔,一个插孔连接一级放大单元的灵敏可调电阻输入端,另一个插孔连接地线,一级放大单元的输出与二级运放单元与归零单元连接,二级运放单元接振荡单元与声响单元,振荡单元接推动单元,推动单元的输出接光彩显示单元,由光彩显示单元形成了图像效果单元,归零单元连接了推动单元中各计数器的清零端;测试棒由导体构成,外表包有绝缘物;测试夹由鳄鱼夹子构成;一级放大单元由灵敏可调电阻、灵敏限制电阻、放大三极管、测试电压指示保护电阻、测试电压指示发光管组成;相互连接的方式是:灵敏可调电阻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连接端,灵敏限制电阻一端为输出端,灵敏限制电阻另一端为连接端,灵敏可调电阻连接端与灵敏限制电阻连接端相互串联,灵敏可调电阻输入端连接在测试仪的一个接插孔上,灵敏限制电阻输出端连接在放大三极管的基极上,放大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即为一级放大单元的输出,连接五路输出,第一路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中的第一单元输入,第二路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中的第二单元输入,第三路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中的第三单元输入,第四路连接了由测试电压指示保护电阻与测试电压指示发光管的串联而成的测试电压指示支路的一端,测试电压指示支路的另一端接地线,第五路接归零单元的输入;二级运放单元由三个运放小单元组成;第一个运放小单元由比较端上偏电阻一、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一、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一、前置隔离二极管一、运放集成一共同组成;其连接方式是:前置隔离二极管一的正极是输入端,接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前置隔离二极管一的负极连接了运放集成一的同相输入端;上偏电阻一的一端连接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另一端连接连接了三路,第一路连接了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一的正极,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一的负极连接运放集成一的反相端,运放集成一的反相端还连接了互锁二极管3—2的负极与互锁二极管2的负极,第二路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一的正极,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一的负极接地线,第三路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二的一端,运放集成一的输出端是二级运放单元中第一个运放小单元的输出端;二级运放单元的第二个运放小单元由比较端上偏电阻二、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二、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二;下偏隔离二极管二、前置隔离二极管二、运放集成二、互锁二极管2共同组成;其连接方式是:前置隔离二极管二的正极是输入端,接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前置隔离二极管二的负极连接了运放集成二的同相输入端,上偏电阻二的一端连接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另一端连接连接了三路,第一路连接了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二的正极,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二的负极连接运放集成二的反相端,运放集成二的反相端还连接了互锁二极管3—1的负极;第二路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下偏隔离二极管二的正极,二级运放单元下偏隔离二极管二的负极接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二的另一端,第三路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三的一端,运放集成二的输出端是二级运放单元中第二个运放小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了互锁二极管2的正极;二级运放单元的第三个运放小单元由比较端上偏电阻三、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三、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三、前置隔离二极管三、运放集成三、互锁二极管3‑‑1、互锁二极管3‑‑2共同组成;连接方式是:运放集成三的同相输入端;接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上偏电阻三的一端连接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另一端连接连接了两路,第一路连接了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三的正极,反相端隔离二极管三的负极连接运放集成三的反相端;第二路连接了前置隔离二极管三的正极,前置隔离二极管三的负极,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下偏稳压管三的另一端,运放集成三的输出端是二级运放单元中第三个运放小单元的输出,运放集成三的输出端连接了互锁二极管3—1与互锁二极管3—2的正极;振荡单元有三个振荡电路,分别是振荡电路一、振荡电路二及振荡电路三;振荡电路一由交连二极管一、振荡电路一中的振荡电容、振荡电路一中的振荡电阻、运放集成一、振荡电路一中的同相端上偏电阻、振荡电路一中的同相端下偏电阻、振荡电路一中的微分电容、振荡电路一中的导向二极管、振荡电路一中的放电二极管共同组成;连接方式是:振荡电路一中的微分电容的正极接二级运放单元的第一运放小单元的输出,即运放集成一的输出端,振荡电路一中的微分电容的负极接振荡电路一中的导向二极管的正极,振荡电路一中的导向二极管的负极接运放集成一的同相端,振荡电路一中的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线,振荡电路一中的放电二极管的负极接振荡电路一中的微分电容的负极,交连二极管一的负极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第一个运放小单元的输出,即是运放集成一的输出端,交连二极管一的正极连接了运放集成一的反相端,运放集成一中的反相端还连接了振荡电路一中的振荡电容的正极,振荡电容一的负极接地,振荡电阻一接在运放集成一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运放集成一的输出端连接了振荡电路一中的同相端上偏电阻的一端,同相端上偏端电阻一的另一端连接了运放集成一的同相端,同相端下偏电阻一接在运放集成一的同相端与地线之间,运放集成一的输出端是振荡电路一的输出端;振荡电路二由交连二极管二、振荡电路二的振荡电容、振荡电路二的振荡电阻、运放集成二、振荡电路二的同相端上偏电阻、振荡电路二的同相端下偏电阻、振荡电路二中的微分电容、振荡电路二中的导向二极管、振荡电路二中的放电二极管共同组成;连接方式是:振荡电路二中的微分电容的正极接二级运放单元的第二运放小单元的输出,即运放集成二的输出端,振荡电路二中的微分电容的负极接振荡电路二中的导向二极管的正极,振荡电路二中的导向二极管的负极接运放集成二的同相端,振荡电路二中的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线,振荡电路二中的放电二极管的负极接振荡电路二中的微分电容的负极,交连二极管二的负极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第二单元的输出端,即是运放集成二的输出端,交连二极管二的正极连接了运放集成二中的反相端,运放集成二中的反相端还连接了振荡电路二的振荡电容的正极,振荡电容二的负极接地,振荡电阻二接在运放集成二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运放集成二的输出端连接了振荡电路二的同相端上偏电阻的一端,同相端上偏端电阻二的另一端连接了运放集成二的同相端,同相端下偏电阻二接在运放集成二的同相端与地线之间,运放集成二的输出端是振荡电路二的输出端;振荡电路三由交连二极管三、振荡电路三的振荡电容、振荡电路三的振荡电阻、运放集成三、振荡电路三的两相端上偏电阻、振荡电路三的两相端下偏电阻、振荡电路三中的微分电容、振荡电路三中的导向二极管、振荡电路三中的放电二极管共同组成;连接方式是:振荡电路三中的微分电容的正极接二级运放单元的第三运放小单元的输出,即运放集成三的输出端,振荡电路三中的微分电容的负极接振荡电路三中的导向二极管的正极,振荡电路三中的导向二极管的负极接运放集成三的同相端,振荡电路三中的放电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线,振荡电路三中的放电二极管的负极接振荡电路三中的微分电容的负极,交连二极管三的负极连接了二级运放单元第三单元的输出端,即是运放集成三的输出端,交连二极管三的正极连接了运放集成三中的反相端,运放集成三中的反相端还连接了振荡电路三中振荡电容三的正极,振荡电容三的负极接地,振荡电阻三接在运放集成三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运放集成三的输出端连接了振荡电路三同相端上偏端电阻三的一端,同相端上偏端电阻三的另一端连接了运放集成三的同相端,同相端下偏电阻三接在运放集成三的同相端与地线之间,运放集成三的输出端是振荡电路三的输出端;声响单元由语音第一单元、语音第二单元、语音第三单元共同组成;声响单元中语音第一单元连接二级运放单元中第一个运放小单元中的输出端;声响单元中语音第二单元连接二级运放单元中第二个运放小单元中的输出端;声响单元中语音第三单元连接二级运放单元中第三个运放小单元中的输出端;推动单元由显示推动一单元、显示推动二单元、及显示推动三单元共同组成;光彩显示单元由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第三显示单元组成,每个显示单元中包含9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以及每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共阴电阻;显示推动一单元由显示推动一单元中计数器,计数器输出端所连接的或门二极管,清零端所连接的对地电阻共同组成;显示推动二单元由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的第一计数器、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的第二计数器、两计数器输出端所连接的或门二极管,两计数器清零端所连接的对地电阻共同组成;显示推动三单元由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的第一计数器、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的第二计数器、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的第三计数器、三块计数器输出端所连接的或门二极管,三块计数器清零端所连接的对地电阻共同组成;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的第一计数器的最后一位输出端连接了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振荡输入端,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一计数器的最后一位输出端连接了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振荡输入端,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最后一位输出端连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三计数器的振荡输入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一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两个阳极中第一阳极为两路,一路接显示推动一单元中计数器的第一输出所接的或门二极管的负极,第二路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一计数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连的第一或门二极管的负极,第二阳极为两路,第一路接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第一计数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连的或门二极管的负极,第二路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一计数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连的第二或门二极管的负极,第一显示单元中的其余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两个阳极接法相同,不同之处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二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二输出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三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三输出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四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四输出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五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五输出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六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六输出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七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七输出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八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八输出端,第一显示单元中的第九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九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一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两个阳极中第一阳极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一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第二阳极为两路,一路接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连的或门二极管的负极,第二路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连的第二或门二极管的负极,第二显示单元中的其余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两个阳极接法相同,不同之处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二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二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三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三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四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四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五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五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六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六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七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七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八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八输出端,第二显示单元中的第九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接对应计数器的第九输出端;第三显示单元中的第一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两个阳极都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三计数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三显示单元中的另8个双阳极共阴发光管的两个阳极依次连接在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三计数器的另8位输出端上;每块计数器的清零端与地线之间都连接一个接地电阻;光彩显示单元所有发光管的负极分别连接了一个电阻到地线;归零单元由清零微分电路与六个清零或门二极管组成;清零微分电路由清零微分电容、清零微分电阻、清零放电二极管、清零交连电阻、清零N管、清零P管、两个清零触发二极管组成;清零微分电容的一端为归零单元的输入,与放大三极管的集电极相接,清零微分电容的另一端为两路,一路接清零微分放电二极管到地线,另一路接清零触发二极管一的正极,清零触发二极管一的负极接清零N管的基极,清零N管的发射极接地线,清零微分电阻的一端接清零N管的基极,清零微分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线,清零N管与清零P管的基极之间接清零交连电阻,清零P管的发射极接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清零P管的集电极接6个清零或门二极管的正极,清零或门二极管一的负极接显示推动一单元中计数器的清零端,清零或门二极管二的负极接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第一计数器的清零端,清零或门二极管三的负极接显示推动二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清零端,清零或门二极管三的负极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一计数器的清零端,清零或门二极管四的负极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清零端,清零或门二极管五的负极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二计数器的清零端,清零或门二极管六的负极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三计数器的清零端,清零触发二极管二的正极接显示推动三单元中第三计数器的最后输出端,清零触发二极管二的负极接清零N管的基极;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由整流电路、过压速断保护电路、可调稳压电路共同组成;整流电路是桥式整流,第一个整流二极管与第二个整流二极管成为一支路,第一个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个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其连接点为一支路的输入点,第一个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为一支路的接地点,第二个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为一支路的输出点;第三个整流二极管与第四个整流二极管为二支路,第三个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四个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其连接点为二支路的输入点,第三个整流二极管的正极为二支路的接地点,第四个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为二支路的输出点;两支路的输出点接在一起,成为整流输出,两支路的接地点接在一起接地线,两支路的输入点为整流的输入,分别接整流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端;过压速断保护电路由起动三极管、速断可控硅、门坎稳压管、保护电阻、触发电阻组成;门坎稳压管的一端接整流输出,另一端接保护电阻的一端,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起动三极管的基极,起动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起动三极管的集电极接速断可控硅的控制极,速断可控硅的阳极接整流输出,速断可控硅的阴极为速断保护电路的输出,触发电阻接在速断可控硅的阳极与控制极之间;可调稳压电路由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偏调压电阻、下偏调压电阻、下偏调压二极管组成;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入端接速断保护电路的输出,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即是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上偏调压电阻接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下偏调压电阻的一端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接地端,下偏调压电阻的另一端接下偏调压二极管到地线;所有计数器、比较放大器、运放集成的火线端都连接速断保护可调电源的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懿,未经谢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0359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力学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中物理交流变频电磁感应磁化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