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界面分子信标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09886.9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4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曹烁晖;李耀群;翁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Q1/682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陈丹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界面分子信标传感器及其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芯片、纳米金属层、非金属电介质层、氧化石墨烯层,和通过末端共价修饰于氧化石墨烯层上的修饰有荧光标记物的核酸分子探针;所述核酸分子探针用于特异性识别目标分析物。本发明巧妙地将芯片界面与核酸分子探针融为一体,利用界面辅助传感识别、调控荧光猝灭或荧光增强。充分利用猝灭作用和金属增强作用,提高传感分析的信背比。无需像传统的分子信标一样进行复杂的核酸空间结构的设计,为利用微小构型或距离变化发展表面等离子耦合增强荧光传感器提供了新的思路。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分子探针 传感器 氧化石墨烯层 界面分子 传感 信标 猝灭 空间结构 芯片 表面等离子 目标分析物 纳米金属层 特异性识别 荧光标记物 荧光传感器 电介质层 分子信标 共价修饰 距离变化 依次层叠 荧光增强 耦合增强 传统的 检测 核酸 荧光 构型 修饰 融为一体 金属 调控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界面分子信标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芯片、纳米金属层、非金属电介质层、氧化石墨烯层,还包括设置于氧化石墨烯层上的核酸分子探针;所述核酸分子探针的一端通过末端共价修饰于氧化石墨烯层上,另一端标记荧光基团;所述纳米金属层用于与荧光基团标记的荧光染料产生表面等离子体耦合共振;所述非金属电介质层用于消除金属猝灭作用;所述氧化石墨烯层用于吸附未发生特异性识别的核酸分子探针并猝灭其荧光基团信号;所述核酸分子探针用于特异性识别目标分析物;其中,所述纳米金属层的金属为金、银或铜;所述非金属电介质层的非金属电介质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厦门大学;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0988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微生物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分子测序芯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