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声光调制的8程移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11969.1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川;周林;王谨;詹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1 | 分类号: | G02F1/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8程声光移频器,涉及激光声光移频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单模保偏光纤、光纤耦合镜、反射镜、外直角反射镜、二分之一波片、偏振分光棱镜、法拉第旋光器、凸透镜、四分之一波片、声光调制器和射频驱动源;通过上述器件的有机整合,可实现激光多次往返于声光调制器并发生衍射,从而实现8程激光频率移动。本发明实现了当前基于声光调制移频技术,在移频范围、衍射效率、出射最大功率、衍射隔离度等技术参数上,单个声光调制器可达到的最优综合性能。在成本远低于同等移频范围声光调制器件的情况下,本发明综合性能远远优于其它产品,将大幅提高未来GHz量级高频声光调制技术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移频 声光调制器 声光调制 综合性能 衍射 凸透镜 激光 单模保偏光纤 二分之一波片 法拉第旋光器 偏振分光棱镜 声光调制器件 四分之一波片 光纤耦合镜 射频驱动源 声光移频器 直角反射镜 激光频率 技术参数 衍射效率 有机整合 最大功率 反射镜 隔离度 移频器 出射 声光 往返 移动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声光调制的8程移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模保偏光纤(1)、激光准直器(2)、第1偏振分光棱镜(3‑1)、第2偏振分光棱镜(3‑2)、法拉第旋光器(4)、二分之一波片(5)、第1凸透镜(6‑1)、第2凸透镜(6‑2)、第3凸透镜(6‑3)、声光调制器(7)、射频驱动源(8)、外直角反射镜(9)、四分之一波片(10)、第1反射镜(11‑1)和第2反射镜(11‑2);其位置关系是:激光经过单模保偏光纤(1),由光纤耦合镜(2)准直后射出平行光并垂直射向第1偏振分光棱镜(3‑1);第1偏振分光棱镜(3‑1)右侧依次是法拉第旋光器(4)、二分之一波片(5)、第2偏振分光棱镜(3‑2)、第2反射镜(11‑2)、第1凸透镜(6‑1)、第1反射镜(11‑1)、四分之一波片(10)、第2凸透镜(6‑2)、声光调制器(7)、射频驱动源(8)、第3凸透镜(6‑3)、外直角反射镜(9);其中第2反射镜(11‑2)位于第2偏振分光棱镜(3‑2)反射面输出端,并平行于第2偏振分光棱镜(3‑2),第1凸透镜(6‑1)的焦距f1,第2凸透镜(6‑2)的焦距为f2,第3凸透镜(6‑3)焦距为f3,其中第1凸透镜(6‑1)与第2凸透镜(6‑2)相距f1+f2,第2凸透镜(6‑2)与第3凸透镜(6‑3)相距f2+f3,声光调制器(7)位于第2凸透镜(6‑2)右侧焦距处,同时也位于第3凸透镜(6‑3)左侧焦距处;外直角反射镜(9)位于第3凸透镜(6‑3)右侧焦距处;第1反射镜(11‑1)位于第1凸透镜(6‑1)右侧焦距处,同时也位于第2凸透镜(6‑2)左侧焦距处;其连接关系是:激光经过单模保偏光纤(1),由光纤耦合镜(2)准直后射出平行光并垂直射向第1偏振分光棱镜(3‑1),此时激光偏振为偏振分光棱镜反射偏振S偏振,反射光垂直于入射光向右侧射出;反射光射向法拉第旋光器(4)左侧通光孔,并从右侧通光孔射出,射向并透过二分之一波片(5),激光偏振此时调整为偏振分光棱镜透过偏振P偏振,射向第2偏振分光棱镜(3‑2);激光透过第2偏振分光棱镜(3‑2)射向由第1凸透镜(6‑1)和第2凸透镜(6‑2)组成的望远镜组,并以平行光出射,射向声光调制器(7),发生+1级或‑1级衍射,衍射角为1倍布拉格衍射角,偏振为P偏振,射向并透过第3凸透镜(6‑3),此时激光为聚焦光;透射光射向外直角反射镜(9),被两次反射后,反射光与入射光错开一定距离,并沿着与入射光平行的方向返回,反射光再次经过第3凸透镜(6‑3)并透过第3凸透镜(6‑3),由于外直角反射镜(9)位于第3凸透镜(6‑3)一倍焦距处,因此再次透过第3凸透镜(6‑3)的光束再次成为平行光,但传播方向被会聚到第3凸透镜(6‑3)左侧焦点,即声光调制器(7)的中心位置,并再发生+1级或‑1级衍射,衍射光射向并透过第2凸透镜(6‑2);激光透过第2凸透镜(6‑2)后射向并透过四分之一波片(10),射向第1反射镜(11‑1)后反射并原路返回,再次透过四分之一波片(10‑3),此时激光偏振调整为S偏振,射向并透过第2凸透镜(6‑2),透射光射向声光调制器(7),第3次发生+1级或‑1级衍射;衍射光透过第3凸透镜(6‑3),经外直角反射镜(9)反射,返回并透过第3凸透镜(6‑3)、声光调制器(7),发生第4次1级衍射,此时激光与第一次衍射前的激光重合,但其偏振为S偏振;第4次衍射后衍射光透过第2凸透镜(6‑2)、第1凸透镜(6‑1),射向第2偏振分光棱镜(3‑2),此时激光偏振为S偏振,因此,激光被第2偏振分光棱镜(3‑2)反射并射向第2反射镜(11‑2),激光经过第2反射镜(11‑2)反射后重复第3、4、5、6步骤并依次发生第5、6、7、8次衍射;第8次衍射后,衍射光与入射光重合,偏振为P偏振的平行光,因此第8次衍射光透过第2凸透镜(6‑2)、第1凸透镜(6‑1)、第2偏振分光棱镜(3‑2)、二分之一波片(5)、法拉第旋光器(4),激光从法拉第旋光器(4)左侧通光孔射出后偏振为P偏振,射向第1偏振分光棱镜(3‑1)并透过出射,实现与入射激光的空间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1196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