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顶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3391.1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1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学辉;李洪松;程福周;叶亦盛;戴小松;朱海军;杜雄伟;段久旭;于大举;侯孝伟;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顶防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中隔墙顶防排水结构包括中导洞初期支护、中导洞环向透水管、中隔墙肩部纵向排水管、防水层和拱脚纵向排水管,所述中导洞环向透水管与中隔墙肩部纵向排水管采用三通T型连接方式连接,主洞的环向排水盲管与中隔墙两肩部纵向排水管采用十字型连接方式连接,主洞的环向排水盲管与拱脚纵向排水管采用T型连接方式连接,左右主洞的防水层与中隔墙肩部纵向排水管的连接。本发明在中隔墙两肩部设置中隔墙设置纵向排水管,将中隔墙凹槽区的积聚水进行收集导排,相较现有的在中隔墙内部设置竖向主排水管和纵向排水管的方式,保证了中隔墙的整体性,同时提高了排水性能,便于中隔墙受力及其整体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中隔墙 纵向排水管 肩部 环向 防排水结构 中隔墙顶 中导洞 主洞 排水盲管 防水层 透水管 拱脚 整体稳定性 隧道 初期支护 连接方式 内部设置 排水性能 主排水管 凹槽区 十字型 施工 受力 竖向 积聚 三通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连拱隧道中隔墙顶防排水结构,包括中导洞初期支护(1)、中导洞环向透水管(2)、中隔墙肩部纵向排水管(4)、防水层(6)、钢筋混凝土中隔墙(7)和拱脚纵向排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导洞环向透水管(2)与中隔墙肩部纵向排水管(4)采用三通T型连接方式连接,主洞的环向排水盲管与中隔墙两肩部纵向排水管(4)采用十字型连接方式连接,主洞的环向排水盲管与拱脚纵向排水管(8)采用T型连接方式连接,左右主洞的防水层(6)与中隔墙肩部纵向排水管(4)的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2339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