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搅拌摩擦补焊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29485.X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昭;苑红磊;谭治军;姚欣欣;葛芃;李健宇;亢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工程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搅拌摩擦补焊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旋转主轴、轴肩、工件、搅拌针、金属粉料、工件缺陷和补焊盖板。该方法步骤如下:金属粉料放置于工件缺陷中;将补焊盖板铺设于工件缺陷的表面上,并用夹具固定;搅拌针压入补焊盖板和工件内,在旋转主轴驱动下旋转,摩擦产生热量,使金属粉末发生动态再结晶;金属粉末降温后形成整体,通过轴肩和搅拌针的不断旋转和移动,完成对工件表面缺陷的补焊和修复;补焊和修复完成后,将搅拌针拔出,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冲铣操作,消除应力集中。本发明将力学、实验设计等学科结合,使得该技术实现过程简单。同时不受环境影响,该技术成本更低,适用于生产推广。 1 | ||
搜索关键词: | 补焊 搅拌针 工件缺陷 盖板 搅拌摩擦 金属粉料 金属粉末 旋转主轴 轴肩 工件表面缺陷 夹具 动态再结晶 修复 工程制造 工件表面 环境影响 技术成本 技术实现 实验设计 消除应力 学科结合 拔出 压入 打磨 力学 摩擦 并用 铺设 驱动 移动 生产 | ||
所述的轴肩(2)安装在旋转主轴(1)的下端面,所述的搅拌针(4)安装在轴肩(2)的下端面,旋转主轴(1)、轴肩(2)和搅拌针(4)的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旋转主轴(1)驱动轴肩(2)进而带动搅拌针(4)旋转并向前平移运动,并为搅拌针(4)提供下压力;
所述的金属粉料(5)置于工件缺陷(6)中,并借助外力进行压实;
所述的补焊盖板(7),铺设于放置有金属粉料(5)的工件缺陷(6)的表面上,并用夹具将补焊盖板(7)固定在工件(3)的表面上;补焊盖板(7)的尺寸大于工件缺陷(6)的表面尺寸,防止金属粉料溢出,避免由于轴肩(2)压入工件(3)而使得焊接处几何高度降低。
2.一种新型的搅拌摩擦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金属粉料(5)放置于工件缺陷(6)中,压实;
(2)将补焊盖板(7)铺设于工件缺陷(6)的表面上,压实,并用夹具将补焊盖板(7)固定在工件(3)的表面上;
(3)搅拌针(4)通过旋转主轴(1)提供的下压力将补焊盖板(7)压入工件(3)内,搅拌针(4)在旋转主轴(1)驱动下旋转,摩擦产生热量,使金属粉末(5)进入热塑性状态,发生动态再结晶;
(4)金属粉末(5)降温后与工件(3)形成整体,通过轴肩(2)和搅拌针(4)的不断旋转和移动,完成对工件(3)表面缺陷的补焊和修复,提高工件(3)使用寿命;
(5)补焊和修复完成后,将搅拌针(4)拔出,对工件(3)表面进行打磨、冲铣操作,消除应力集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2948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摩擦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焊线键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