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吸附浮床主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30706.5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8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君;贺斌;陈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吸附浮床主体,包括浮床主体,浮床主体的顶面背侧固定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朝后,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环形压板,环形压板的中心线与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共线,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为两槽V型带轮,第一带轮的前面开设凹槽,凹槽与第一带轮的安装孔内部相通,环形压板能够位于凹槽内且环形压板的外周、背面能够与凹槽的内壁接触配合,第一带轮的前面开设环形槽。本发明通过电能对电机进行能源供给,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且通过人为控制浮床主体的行进方向,能够随意改变浮床主体的位置,从而有利于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治理水体富营养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体 富营养化 治理 生态 吸附 主体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吸附浮床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主体(1),浮床主体(1)的顶面背侧固定安装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朝后,电机(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环形压板(3),环形压板(3)的中心线与电机(2)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共线,电机(2)的输出轴上套装第一带轮(4),第一带轮(4)为两槽V型带轮,第一带轮(4)的前面开设凹槽(5),凹槽(5)与第一带轮(4)的安装孔内部相通,环形压板(3)能够位于凹槽(5)内且环形压板(3)的外周、背面能够与凹槽(5)的内壁接触配合,第一带轮(4)的前面开设环形槽(6),环形槽(6)的中心线与凹槽(5)的中心线共线,凹槽(5)的直径小于环形槽(6)的内壁直径,环形槽(6)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弧形滑块(7),弧形滑块(7)能够分别沿环形槽(6)滑动,弧形滑块(7)的前面分别固定连接油缸(8)的后端,油缸(8)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电机(2)的背面,油缸(8)分别位于电机(2)输出轴的两侧,电机(2)的输出轴后端固定安装螺旋桨(9),浮床主体(1)的背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网筐(10)的前面,网筐(10)的前面均开口,网筐(10)的内壁底面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轴和轴承连接进料辊(11)的底面,进料辊(11)的顶面分别固定连接转轴(12)的下端,网筐(10)的顶面两侧分别开设第一通孔(13),转轴(12)能够分别从对应的第一通孔(13)内穿过,转轴(12)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通孔(13)的内壁接触配合,进料辊(11)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破碎刃(14),每个网筐(10)内的两个进料辊(11)上的破碎刃(14)交错排列,转轴(12)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齿轮(15),每个网筐(10)顶面的两个齿轮(15)相互啮合,每个网筐(10)右侧的齿轮(15)的顶面固定安装伞齿轮(16),伞齿轮(16)分别与对应的齿轮(15)的中心线共线,网筐(10)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第二带轮(17),第二带轮(17)均为V型带轮,第二带轮(17)的中心线分别垂直于对应的齿轮(15)的中心线,第二带轮(17)分别位于对应的齿轮(15)的后方,两个第二带轮(17)交错排列,第二带轮(17)和第一带轮(4)之间分别设有V型带(18),第二带轮(17)分别通过V型带(18)连接第一带轮(4),V型带(18)处于紧绷状态,第二带轮(17)的前面分别固定安装同样的伞齿轮(16),每个网筐(10)上方的两个伞齿轮(16)能够相互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3070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和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组合式浮床净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