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聚类算法的雷暴核识别及追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2235.X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萍;华德梅;周松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佳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8 | 分类号: | G06F16/28;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混合聚类算法的雷暴核识别及追踪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利用部署的雷电监测点探测并记录地闪数据,并对记录的地闪数据进行预处理,划分为各等时段的闪电数据集;采用GPS时钟同步技术和闪电电场变化辐射脉冲到达各站点的时间差,通过到达时间差算法,求得闪电的空间定位坐标;对上述步骤中所求得的雷电定位数据,利用DBSCAN算法和KMEANS算法求得雷电定位数据的雷暴核质心坐标位置、闪电频次以及雷暴核之间的关联性。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雷暴天气较为准确的反映出雷电变化趋势,达到良好的雷暴核识别及雷暴移动追踪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算法 雷暴 识别 追踪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混合聚类算法的雷暴核识别及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A,利用部署的雷电监测点探测并记录地闪数据,并对记录的地闪数据进行预处理,划分为各等时段的闪电数据集;步骤B,采用GPS时钟同步技术和闪电电场变化辐射脉冲到达各站点的时间差,通过到达时间差算法,求得闪电的空间定位坐标;步骤C,对步骤B中所求得的雷电定位数据,利用DBSCAN算法和KMEANS算法求得雷电定位数据的雷暴核质心坐标位置、闪电频次以及雷暴核之间的关联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佳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佳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4223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