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组驱动装置用轮毂锻造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44349.8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1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昊;吴鸿丽;张春钢;吕明柯;何玉全;杜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中机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1/40 | 分类号: | B21K1/40;B21J5/00;B21J1/06;B21J1/02;B21J5/02;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车组驱动装置用轮毂锻造生产工艺,其生产步骤是:先进行锯切下料步骤再将下好的原材料依次放入加热炉650℃保温;再进行变形制坯步骤;再是进行锻制成形步骤;再是进行锻后热处理步骤;最后进行机加工步骤,机加工采用加工回转直径过800的普通卧式车床进行车削加工,按尺寸进行机加工,完成后探伤,尺寸检查入库。采用胎模锻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加工余量小,金属线性流向充分保证,产品机械性能稳定的动车组齿轮箱驱动装置中轮毂坯,得到高寿命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车组 机加工 轮毂 锻造模具 驱动装置 生产工艺 加热炉 齿轮箱驱动 锻后热处理 产品机械 车削加工 尺寸检查 高性价比 加工余量 金属线性 锯切下料 生产步骤 卧式车床 探伤 高寿命 胎模锻 放入 制坯 回转 保温 变形 入库 加工 保证 生产 | ||
【主权项】:
1.一种动车组驱动装置用轮毂锻造生产工艺,适用于锻造下料重量为672公斤/件的胎膜锻件,其特征在于,生产步骤是:步骤1:锯切下料步骤,要求选用42CrMo优质合金钢,320×425连铸方坯,按要求长度锯切,作为胎模锻件所用原材料;下料重量为672公斤/件;步骤2:将下好的原材料依次放入加热炉650℃保温,850℃保温,1240℃保温,三段式加热曲线,将原材料加热至塑性变形;且加热过程中的预设温度区间和预设保温时间的设定与加热炉、外界环境情况、原材料的截面积、原材料的长度以及原材料堆码的密度因素有关;该步骤需结合包括有计算机记录时间,温度,装炉量相关数据,以便追踪和对机械性能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叙的所有加热过程均需如此;步骤3:变形制坯步骤,将步骤2处理过的原材料从加热炉中取出后送入8吨电液自由锻锤,经8吨电液自由锻锤一次镦拔过程,将原材料中的铸态晶粒组织破碎并密实,为后期的热处理步骤做好组织准备;此步骤一定要将高度镦下一半,确保有足够的变形比,才能够破碎原材料中的铸态组织,镦拔后将原材料锻制为φ400×L的圆坯,返回加热炉加热至1240℃保温;步骤4:锻制成形步骤,圆坯经124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加热炉中取出送至4000吨液压压力机,放入锻造主模中,将圆坯压至与模具平齐;先放入模具上罩向下预压80~90mm后拿开模具上罩,再放入锻造冲头,压机下压至与锻造主模平齐,再次放入模具上罩,压机压下使坯料充满锻造主模型腔,即上罩上平面与模具上平面之间相隔50~60mm,制得胎模锻件;将模具上罩取出再将锻造主模翻转180°放在压机下砧上,将冲孔冲头大头向下放在胎模锻件底部,然后由压机向下轻压,将胎模锻件退出锻造主模,移除锻造主模,将退冲头漏盘放在下砧上,再将胎模锻件对齐放在退冲头漏盘上,将冲孔冲头,大头向下,放在胎模锻件底部,压机压下,完成冲孔,至此,胎模锻件生产完成;步骤5:锻后热处理步骤,锻后热处理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即将胎模锻件成品集中堆码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Ac3以上30~50℃保温6小时后,拉出吹风至350℃以下,再次加热至680℃保温8小时,拉出空冷至室温;完成整个锻后热处理;步骤6:机加工步骤,机加工采用加工回转直径过800的普通卧式车床进行车削加工,按尺寸进行机加工,完成后探伤,尺寸检查入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中机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中机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4434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铆机
- 下一篇:用来生产低废料链条链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