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高压电缆铝铜复合接线端子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2655.4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杰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H0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艺伟 |
地址: | 34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高压电缆铝铜复合接线端子,包括铜合金基体及位于铜合金基体两端位置的接线槽,且连接槽为横截面呈“U”字型槽状结构,并易铜合金基体轴线对称分布,连接槽长度为铜合金基体长度的1/5—1/2,连接槽内表面均布铝合金衬层,且铝合金衬层厚度为连接槽侧壁厚度的1/4—3/4;其制备方法包括铜合金基体预制,接线槽预加工,定位铝衬层,接线槽扩径及接线槽精加工等四个步骤。本发明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接线端子与电缆间连接结构强度,抗冲击能力,耐腐蚀能力和抗高温能力,极大的提高接线端子的机械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可有效的提高接线端子过载能力和提高电流分布均匀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电力线缆连接作业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端子 铜合金 接线槽 铝合金 连接槽 高压电缆 衬层 铝铜 制备 电流分布均匀性 复合 连接槽内表面 抗冲击能力 抗高温能力 运行稳定性 槽状结构 电力线缆 对称分布 过载能力 基体两端 基体轴线 机械结构 连接结构 耐腐蚀 预加工 精加工 侧壁 均布 扩径 铝衬 字型 预制 电缆 | ||
【主权项】:
1.一种铝合金高压电缆铝铜复合接线端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合金高压电缆铝铜复合接线端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铜合金基体预制,根据加工作业的需要,从铜棒原料上需要截取满足使用需要的铜合金基体,并由夹具对铜合金基体中部位置进行夹持定位,然后对切割端面进行修整,消除毛刺及表面平整度差的缺陷,然后在铜合金基体外表面通过记号笔对两段位置的接线槽进行标记,同时将非连接槽位置处的铜合金基体外表面与降温装置相互连接;第二步,接线槽预加工,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启动降温装置进行冷却作业,然后通过钻孔设备对铜合金基体两端接线槽对应位置处进行钻孔作业,制备预加工孔,且预加工孔深度与接线槽一致,孔径为接线槽孔径1/4—3/4,然后预加工孔孔壁上加工连接螺纹;第三步,定位铝衬层,完成第二步作业后,将铝合金棒体嵌入到预加工孔中,并使铝合金棒体通过连接螺纹与预加工孔相互连接,然后在铝合金棒体上开钻与铝合金棒体同轴分布的加工孔,且加工孔深度比接线槽深度小3—30毫米,加工孔孔径为铝合金棒体直径的1/5—1/3;第四步,接线槽扩径,完成第二步加工作业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保护条件下,对接线槽对应的铜合金基体进行高频局部加热到200℃—650℃并保温,然后由末端最大直径比接线槽直径小0—5毫米,前端最小直径比铝合金棒体的加工孔直径小至少5毫米的冲压头对铝合金棒体进行冲压作业,其中冲压作业时,冲压头与铜合金基体同轴分布,并嵌于铝合金棒体的加工孔内,并通过连续冲压3—5次完成对接线槽部位的铜合金基体和铝合金棒体的冲压成型作业,实现对接线槽扩径,然后使接线槽对应的铜合金基体温度在3—10分钟内冷却至常温,制备得到接线槽毛坯件;第五步,接线槽精加工,完成第四步作业后,通过机加工设备对接线槽对应的铜合金基体端面和接线槽内部铝合金衬层表面进行加工修整,然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保护条件下将接线槽对应的铜合金基体在10—30分钟内加热到150℃—300℃,并保温10—6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即可得到成品铝合金高压电缆铝铜复合接线端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杰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杰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26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