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生物注浆技术的抗浮锚杆超前加固钻孔护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4100.3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成亮;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1 | 分类号: | E02D3/11;E02D31/12;E02D5/74;E02D15/00;C12N1/2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于正河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软弱地基加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注浆技术的抗浮锚杆超前加固钻孔护壁方法,采用原位细菌培养方案,利用土壤中天然存在的土壤脲酶菌进行原位激发,利用特有的细菌培养基使土壤中的脲酶菌优势生长,避免从外界向土壤中引入微生物菌种所带来的潜在微生物危害;并采用超前注浆工艺,开孔前将微生物培养基注入周围土体,待微生物原位培养完成后开始诱发微生物矿化过程使周围土体发生固化反应,待固化完成后,依次抗浮锚杆的钻孔、注浆及下锚工作,无须向钻孔中放入隔离板,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施工效率高,在提升抗浮锚杆锚固性能的同时能够保护地下水层,保护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抗浮锚杆 注浆 微生物 施工效率 钻孔护壁 土体 钻孔 土壤 超前 软弱地基加固 微生物培养基 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矿化 微生物危害 细菌培养基 超前注浆 地下水层 固化反应 施工成本 土壤脲酶 岩土工程 优势生长 原位培养 原位细菌 隔离板 脲酶菌 开孔 锚固 固化 诱发 引入 激发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微生物注浆技术的抗浮锚杆超前加固钻孔护壁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抗浮锚杆超前加固钻孔护壁的具体过程为:(1)抗浮锚杆钻孔之前在抗浮锚杆拟钻孔位置处沿孔周布设4‑8根超前注浆小导管,利用注浆泵将土壤微生物脲酶菌的原位培养液通过超前注浆小导管注入到周边岩土体中;(2)注入微生物脲酶菌的原位培养液后等待24‑168小时,让土壤脲酶菌原位优势繁殖,当土壤脲酶活性达到0.1u/g土或以上时,通过注浆小导管将土壤固化液注入到岩土体中,先期原位培养的土壤脲酶菌通过微生物矿化过程与注入土壤的固化液进行化学反应12‑48小时,生成絮凝状碳酸盐固相胶凝材料。这种固相胶凝材料填充到岩土体孔隙中,并将松散的岩土颗粒粘结,使岩土体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完成超前注浆小导管注浆;(3)超前注浆小导管注浆完成后,采用现有技术启动钻机进行抗浮锚杆钻孔,原位培养的土壤脲霉菌与固化液反应后生成的固相胶凝材料对孔壁土颗粒的固化作用有效防止了孔壁的坍塌;(4)钻孔完成后,下放抗浮锚杆,并在孔内注入水泥浆,水泥浆在锚固孔内抗浮锚杆的同时,与孔周的絮凝状碳酸盐固相胶凝材料发生二次化学反应,形成水泥‑碳酸盐复合胶凝材料,进一步扩大抗浮锚杆的锚固半径,提升锚固性能,实现抗浮锚杆超前加固钻孔护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未经江苏大学;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410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