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氮复合物包覆的镍-钴-铁/碳-氮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7860.X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9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易清风;余亮;李广;陈瑶;杨孝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3/00;B01J35/00;B01J37/08;H01M4/90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氮复合物包覆的镍‑钴‑铁/碳‑氮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制备含明胶的镍、钴和亚铁离子乙二胺络合物的混合物;(2)将三聚氰胺分散于该混合物中形成催化剂前驱体‑1;(3)将催化剂前驱体‑1分步热解,得到催化剂前驱体‑2;(4)在催化剂前驱体‑2的表面修饰聚多巴胺,随后热解,得到一种碳‑氮复合物包覆的镍‑钴‑铁/碳‑氮材料。本发明首先将镍、钴和亚铁离子的乙二胺络合物按一定比例掺杂进入碳‑氮复合物结构中,这些金属相互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极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电活性;采用分步热解使氮以原位方式高效率掺入碳结构中;通过在催化剂颗粒表面形成碳‑氮复合物保护层,极大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前驱体 复合物 包覆的 热解 制备 亚铁离子 混合物 络合物 乙二胺 催化剂 催化剂颗粒表面 电催化活性 复合物结构 表面修饰 聚多巴胺 三聚氰胺 协同效应 原位方式 明胶 保护层 电活性 高效率 碳结构 镍-钴 掺入 掺杂 金属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碳‑氮复合物包覆的镍‑钴‑铁/碳‑氮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有醋酸亚铁 (Fe(CH3COO)2×4H2O)、醋酸镍 (Ni(CH3COO)2×4H2O)与醋酸钴(Co(CH3COO)2×4H2O)的混合盐的水溶液,接着往该水溶液中缓慢加入乙二胺,在室温下搅拌;随后加入明胶,所得溶液加热至50oC并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混合物;所述水溶液中,镍离子、亚铁离子和钴离子总的含量为0.5 ~ 5 wt%;所述水溶液中,镍离子、亚铁离子和钴离子的质量比为1:(0.1~0.2):(0.2~0.8);所述乙二胺的加入量为镍离子、亚铁离子和钴离子总质量的3倍;所述明胶的加入量为:明胶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 ~ 10 %;(2)往上述混合物中加入三聚氰胺,充分搅拌,使三聚氰胺完全分散于溶液中,形成均匀悬浮液;随后,将该悬浮液80oC真空条件下蒸干,形成的固体物质在40oC下真空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1;所述三聚氰胺的加入量为:三聚氰胺在混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 ~ 50 %;(3)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1转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以5oC min‑1的速度升温至300 oC ~ 500 oC,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接着,以相同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800 oC ~ 1000 oC,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前驱体‑2;(4)将异丙醇和水按1:2体积比组成混合溶剂,随后加入三(羟甲基)胺基甲烷,充分搅拌后形成均匀溶液,使三(羟甲基)胺基甲烷与混合溶剂的质量(g):体积(mL)=1:1000;随后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2加入到该均匀溶液中,所得混合物超声处理后,再加入多巴胺,继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之后将混合物过滤,水洗,所得固体在40oC的真空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3;所述催化剂前驱体‑2与均匀溶液的质量(g):体积(mL)=1:500;多巴胺与催化剂前驱体‑2的质量比为(0.2 ~ 10):1;(5)将上述催化剂前驱体‑3转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以5oC min‑1的速度升温至850 oC,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786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