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机器人恒力磨抛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68885.1 | 申请日: | 2018-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欧道江;张琛;杨建中;李珍珠;王天正;黄思;吴兴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周磊;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机器人恒力磨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机器人运行数据采集:采用六维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器,通过不断调节同一打磨轨迹的贴合程度,采集大量运行数据构成训练集;2)确定BP神经网络拓扑模型;3)根据步骤1)获得的运行数据对步骤2)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拓扑模型进行训练;4)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拓扑模型运用到无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打磨实例中,获得工业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打磨力时域曲线,根据预设的打磨力阙值进行工业机器人轨迹调整,以便于获得恒力打磨效果。本发明可以重复路径微调的工作,这样就解决了磨抛生成效率低下,加工成本较高等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工业 机器人 恒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机器人恒力磨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机器人运行数据采集:采用六维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器,以将工业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数据实时保存到控制器中,通过不断调节同一打磨轨迹的贴合程度,采集大量运行数据构成训练集;2)根据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关系,选择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确定BP神经网络拓扑模型;3)根据步骤1)获得的运行数据对步骤2)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拓扑模型进行训练;4)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拓扑模型运用到无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打磨实例中,获得工业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打磨力时域曲线,根据预设的打磨力阙值进行工业机器人轨迹调整,计算预设的打磨力阙值与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打磨力之间的误差,根据该误差及前期采集的运行数据,计算工业机器人的TCP应沿法向前进或后退的距离,即调整工业机器人的打磨轨迹,以便于此工业机器人重复加工后续工件时无需重复调整路径即可获得恒力打磨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888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面体一体机
- 下一篇:超声空化和磁场辅助低压磨粒流抛光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