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第一破口位置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2454.0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朔;朱斌;孙钰;周平;万遂人;程乐;张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87;G06T7/6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卢倩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医学图像的后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图像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第一破口位置定位方法,首先根据对比剂停止注射后瘤体与血管褪色时间的差异对动脉瘤进行分割;其次使用流体被对比剂灌注的区域的面积的阶梯型变化特点对心动周期进行分割;再次,求得血管瘤区域在对比剂开始进入该区域后的第一个心动周期内的时间积分图像,并求出其强度分布曲线,根据强度分布曲线分割真腔与假腔;最后,通过真腔与假腔的面积比确定第一破口相对于真腔的位置,并定位第一破口;该方法定位成功率约为85%,与人工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定位时间较短,且该方法可以缩短图像采集时间并减少对比剂的注射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脉 夹层 动脉瘤 第一 破口 位置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图像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第一破口位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血管瘤进行分割;步骤2:提取对比剂进入血管瘤区域后的第一个心动周期;步骤3:求得步骤2所述第一个心动周期内血管瘤区域内图像的总体时间积分强度,并求出其强度分布曲线,根据强度分布曲线分割真腔与假腔;步骤4:通过真腔与假腔的面积比确定第一破口相对于真腔的位置,并定位第一破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824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