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电磁负刚度的主被动复合隔振器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9031.X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3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丰;徐明龙;田征;邵恕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采用电磁负刚度的主被动复合隔振器及控制方法,该隔振器包括外壳、传力杆、十字梁弹簧片、环形动子、永磁体、定子、固定铁芯、工作气隙、线圈骨架和励磁线圈;永磁体产生静态偏置磁通;给励磁线圈通电产生励磁磁通与偏置磁通叠加,该叠加磁通在环形动子表面与定子表面之间的工作气隙中产生电磁应力并作用到环形动子上,使环形动子沿竖直方向运动,与环形动子连接的传力杆也沿竖直方向运动;十字梁弹簧片将传力杆与上外壳连接,十字梁弹簧片将传力杆与下外壳连接;通过检测传力杆的输出位移并反馈给隔振器,实现主动闭环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微振动主被动隔振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力杆 动子 弹簧片 十字梁 主被动 竖直方向运动 复合隔振器 工作气隙 励磁线圈 隔振器 永磁体 磁通 叠加 闭环控制 定子表面 隔振控制 固定铁芯 静态偏置 励磁磁通 偏置磁通 输出位移 线圈骨架 上外壳 微振动 下外壳 通电 反馈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电磁负刚度的主被动复合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外壳(1)、下外壳(2)和传力杆(3),上十字梁弹簧片(4)将传力杆(3)与上外壳(1)连接,下十字梁弹簧片(12)将传力杆(3)与下外壳(2)连接;所述上十字梁弹簧片(4)和下十字梁弹簧片(12)与上外壳(1)和下外壳(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传力杆(3)上端穿过上十字梁弹簧片(4)中间的通孔,传力杆(3)下端穿过下十字梁弹簧片(12)中间的通孔,分别用螺帽固定;所述上外壳(1)和下外壳(2)内分别安装结构相同的励磁装置,即上端励磁装置和下端励磁装置;当传力杆(3)受力时与上外壳(1)和下外壳(2)相对运动;所述上端励磁装置包括同轴心布置的上端定子(8‑1)、上端线圈(9‑1)和上端骨架(10‑1);上端线圈(9‑1)缠绕在上端骨架(10‑1)上,上端骨架(10‑1)安装在上端定子(8‑1)上;所述下端励磁装置包括同轴心布置的下端定子(8‑2)、下端线圈(9‑2)和下端骨架(10‑2);下端线圈(9‑2)缠绕在下端骨架(10‑2)上,下端骨架(10‑2)安装在下端定子(8‑2);上端定子(8‑1)与下端定子(8‑2)分别安装在环形固定铁芯(7)的上下两侧;环形永磁体(6)被等分成8块,固定于环形固定铁芯(7)内侧的凹槽中,且环形永磁体(6)的外环面与环形固定铁芯(7)的内环面相接触,环形动子(5)安装在上端定子(8‑1)与下端定子(8‑2)之间,并通过橡胶垫片(13)与环形永磁体(6)保持水平固定连接;环形动子(5)的上表面与上端定子(8‑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上端工作气隙(11‑1),环形动子(5)的下表面与下端定子(8‑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下端工作气隙(11‑2);上端励磁装置和下端励磁装置与环形动子(5)、环形永磁体(6)和环形固定铁芯(7)均采用同轴心布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9903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矩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