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离浮萍的水面垃圾收集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3462.9 | 申请日: | 201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孙献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献光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4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离浮萍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包括垃圾承载箱、船体、发动机、抽水装置、抽水管、过滤盖、发动机保持架螺栓、发动机保持架、转轴保持架螺栓、转动轴、转轴保持架、过滤网固定螺栓、过滤网、垃圾传送带、密封盖、短连接管、U形连接管、喷水装置、驱动轴以及连接板,其中垃圾承载箱包括弧形内箱、垃圾承载箱通孔、垃圾承载箱螺栓孔,船体包括船箱、船体输管口、船体凹箱,抽水装置包括抽水电机、抽水泵、泵入水管、泵出水管,过滤盖包括过滤盖支撑桶、过滤孔,过滤网包括过滤网矩形孔、过滤网螺栓孔,垃圾传送带包括传送带挡板、传送带通孔、传送带,喷水装置包括入水管、空心支撑板、喷水口,该种可分离浮萍的水面垃圾收集船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可以使得在水面垃圾收集过程中,有效的避免对浮萍的收集,避免了因为浮萍带来的二次垃圾分离,减少了工作量,同时避免了在收集过程中由于浮萍带来的能量损耗。 | ||
搜索关键词: | 浮萍 保持架 过滤网 水面垃圾收集船 承载箱 可分离 船体 传送带 螺栓 发动机 过滤盖 螺栓孔 通孔 转轴 垃圾 传送带挡板 垃圾传送带 泵出水管 泵入水管 抽水电机 抽水装置 短连接管 固定螺栓 垃圾分离 能量损耗 喷水装置 水面垃圾 抽水泵 抽水管 过滤孔 矩形孔 连接板 密封盖 喷水口 驱动轴 入水管 支撑板 支撑桶 转动轴 船箱 内箱 输管 工作量 | ||
【主权项】:
1.一种可分离浮萍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包括垃圾承载箱(1)、船体(2)、发动机(3)、抽水装置(4)、抽水管(5)、过滤盖(6)、发动机保持架螺栓(7)、发动机保持架(8)、转轴保持架螺栓(9)、转动轴(10)、转轴保持架(11)、过滤网固定螺栓(12)、过滤网(13)、垃圾传送带(14)、密封盖(15)、短连接管(16)、U形连接管(17)、喷水装置(18)、驱动轴(19)以及连接板(20),其中垃圾承载箱(1)包括弧形内箱(101)、垃圾承载箱通孔(102)、垃圾承载箱螺栓孔(103),船体(2)包括船箱(201)、船体输管口(202)、船体凹箱(203),抽水装置(4)包括抽水电机(401)、抽水泵(402)、泵入水管(403)、泵出水管(404),过滤盖(6)包括过滤盖支撑桶(601)、过滤孔(602),过滤网(13)包括过滤网矩形孔(1301)、过滤网螺栓孔(1302),垃圾传送带(14)包括传送带挡板(1401)、传送带通孔(1402)、传送带(1403),喷水装置(18)包括入水管(1801)、空心支撑板(1802)、喷水口(1803),其特征在于:垃圾承载箱(1)后端设有弧形内箱(101),所述的垃圾承载箱前端设有垃圾承载箱螺栓孔(103),所述的垃圾承载箱(1)前端侧面设有垃圾承载箱通孔(102);所述的垃圾承载箱(1)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船体(2),所述的船体(2)各通过两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板(20)与垃圾承载箱连接(1);所述的船体(2)尾部设有船箱(201),所述的船体(2)前端设有船体凹箱(203),所述的船体凹箱(203)侧面设有船体输管口(202);所述的船体凹箱(203)内装有抽水装置(4);所述的抽水装置(4)一端设有抽水电机(401),另一端设有抽水泵(402),所述的抽水泵(402)侧面设有泵入水管(403),所述的抽水泵(402)上端设有泵出水管(404);所述的泵入水管(403)穿过船体输管口(202),且下端设有抽水管(5);所述的抽水管(5)下端设有过滤盖(6);所述的泵出水管(404)穿过密封盖(15)上端连接短连接管(16),所述的短连接管(16)穿入U形连接管(17),所述的U形连接管(17)中间设有喷水装置(18);所述的垃圾承载箱(1)前端设有过滤网(13),所述的过滤网(13)长矩形部位设有过滤网矩形孔(1301),短矩形部位设有过滤网螺栓孔(1302),过滤网(13)通过过滤网固定螺栓(12)与垃圾承载箱螺栓孔(103)固定;所述的垃圾承载箱(1)中间设有发动机保持架(8),所述的发动机保持架(8)设有发动机(3),所述的发动机(3)侧端设有驱动轴(19);所述的发动机保持架(8)通过发动机保持架螺栓(7)与垃圾承载箱(1)连接;所述的驱动轴(19)下端设有转轴保持架(11),所述的转轴保持架(11)通过转轴保持架螺栓(9)与垃圾承载箱(1)连接;所述的转轴保持架(11)另一端 设有转动轴(10);所述的垃圾承载箱(1)前端设有转动轴(10)与垃圾承载箱(1)端的转动轴(10)与驱动轴(19)共同支撑垃圾传送带(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献光,未经孙献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346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