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检测流通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3946.3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耿旭辉;宁海静;关亚风;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光检测流通池,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及流动注射分析(FIA)等分析系统。该流通池仅由流通池支架、接头引管组件、石英管及压接结构组成。接头引管组件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垫圈、不锈钢卡环与高分子引管压紧一起,使引管端面与垫圈的端面齐平。两个端面抛光的石英管与垫圈的端面直接接触,用压接结构件使之压接密封,使流通池耐压3.5MPa。本发明的光检测流通池使流通液体只接触高分子材料和石英管,保证了流路的惰性;且光检测流通池的密封处死体积小,显著降低了色谱峰展宽和峰拖尾。与商品化流通池的胶粘结构不同,本发明光检测流通池可靠性更高、结构更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流通 | ||
【主权项】:
1.一种光检测流通池,由第一接头引管组件(1)、流通池支架(2)、石英管(3)、第二接头引管组件(4)和中部带通孔的压帽(5)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引管组件(1)和第二接头引管组件(4)均包括中空的圆环状垫圈(6)、中空的圆环状不锈钢环(7)和引管(8);不锈钢环(7)和垫圈(6)依次穿套于引管(8)上,将垫圈(6)、不锈钢环(7)与引管(8)紧密压接在一起,使引管的一个端面与垫圈(6)的一个端面齐平;垫圈(6)是由大小二个不同直径圆环同轴相互叠合的二层圆台结构;石英管(3)的两端面抛光,使之与两个垫圈(6)的端面能够紧密接触;流通池支架(2)为块状结构,于流通池支架(2)的左侧设有第一圆形凹槽,作为第三定位孔(11);于第一圆形凹槽的左侧底面设有第二圆形凹槽,作为第二定位孔(10);于第二圆形凹槽的左侧底面开设有圆形通孔,作为第一定位孔(9);流通池支架(2)上的第一定位孔(9)、第二定位孔(10)和第三定位孔(11)同轴;石英管(3)置于第三定位孔(11)内;第一接头引管组件(1)的引管(8)穿套于第一定位孔(9)内,第一接头引管组件(1)的引管(8)一端处于第三定位孔(11)内,不锈钢环(7)和垫圈(6)依次穿套于引管(8)上;不锈钢环(7)处于第二定位孔(10)内,不锈钢环(7)左端抵接于第二定位孔(10)的左侧底面上,右端抵接于垫圈(6)小直径圆环的左侧端面上;垫圈(6)小直径圆环部分或全部置于第二定位孔(10)内,大直径圆环置于第三定位孔(11)内并与石英管(3)相抵接;第二接头引管组件(4)的穿套有不锈钢环(7)和垫圈(6)的一端置于第三定位孔(11)内,不锈钢环(7)左端抵接于垫圈(6)小直径圆环的右侧端面上,垫圈(6)的大直径圆环与石英管(3)相抵接;压帽(5)穿套于第二接头引管组件(4)的引管(8)上,其左端与处于第三定位孔(11)内的第二接头引管组件(4)的不锈钢环(7)右端相抵接;第一接头引管组件(1)、石英管(3)、第二接头引管组件(4)、压帽(5)与第三定位孔(11)同轴设置;密封时,通过于流通池支架(2)上螺合的螺钉向左压紧压帽(5)压紧第二接头引管组件(4)的不锈钢环(7),使得第一接头引管组件(1)的不锈钢环(7)紧密接触流通池支架(2)的第一定位孔(9)与第二定位孔(10)之间形成的台阶上,同时使得石英管(3)的两个端面与两个垫圈(6)的一个端面紧密接触压紧实现密封;于流通池体支架(2)上的第三定位孔(11)的侧壁面上设有互相垂直或互相对称的两个通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0394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