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阶喇叭形零件的冲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15664.5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葛杨波;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衡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14;B21D28/34;B21D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二阶喇叭形零件的冲压工艺,包括用于冲孔的第一冲压模具、用于第一次拉深的第二冲压模具、用于第二次拉深的第三冲压模具、用于整型的第四冲压模具、用于内孔下料的第五冲压模具、用于内孔翻边的第六冲压模具和用于四周切料的第七冲压模具。本发明采用多种冲压模具依次进行冲引导孔、第一次拉深、第二次拉深、结构整形、内孔下料、内孔翻边和四周切料的工序,材料经过一道道工序将其中的每一个结构都成型到位,产品质量相当好,此工艺相比传统的一次性成型后再进行翻边整形等,最终产品出来后无需再分类进行多次整形,减少了人工成本,相对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实用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模具 次拉深 冲压工艺 内孔翻边 喇叭形 整形 二阶 内孔 切料 下料 一次性成型 翻边整形 人工成本 传统的 引导孔 冲孔 整型 成型 分类 | ||
【主权项】:
1.二阶喇叭形零件的冲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冲孔的第一冲压模具、用于第一次拉深的第二冲压模具、用于第二次拉深的第三冲压模具、用于整型的第四冲压模具、用于内孔下料的第五冲压模具、用于内孔翻边的第六冲压模具和用于四周切料的第七冲压模具;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包括第一脱板入子、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脱板入子中部的下料冲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脱板入子下方的下料刀口;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包括第二脱板入子、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脱板入子中部的第二成型冲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脱板入子下方的第二下模成型零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模成型零件下方的第二下模垫板、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模垫板中部的第二传力销、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力销上端的第二下模浮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力销下端的第二下模弹簧,所述第二下模浮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下模成型零件内;所述第三冲压模具包括第三脱板入子、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脱板入子中部的第三成型冲子、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成型冲子内的成型冲子内脱、设置在所述第三成型冲子上端的第三上模垫板、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上模垫板中部的第三上传力销、设置在所述第三上传力销上端的第三上模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三脱板入子下方的第三下模成型零件、设置在所述第三下模成型零件下方的第三下模垫板、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三下模垫板中部的第三下传力销、设置在所述第三下传力销上端的第三下模浮块、设置在所述第三下传力销下端的第三下模弹簧,所述第三下模浮块设置在所述第三下模成型零件内,所述第三上传力销下端与所述成型冲子内脱连接;所述第四冲压模具包括仿形的脱板整型零件、与所述脱板整型零件形状对应且设置在其下方的下模整型零件;所述第五冲压模具包括第五脱板零件、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五脱板零件中部的第五下料冲子和设置在所述第五脱板零件下方的第五下模刀口零件;所述第六冲压模具包括第六脱板零件、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六脱板零件中部的翻边冲子、设置在所述翻边冲子上端的第六上模垫板、嵌设在所述翻边冲子下端的冲子内顶销、设置在所述冲子内顶销上端的冲子内顶弹簧、设置在所述第六脱板零件下方的第六下模零件、设置在所述第六下模零件下方的第六下模垫板、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六下模垫板中部的第六下模顶销、设置在所述第六下模顶销上端的第六下模内脱零件、设置在所述第六下模顶销下端的第六下模弹簧,所述第六下模内脱零件设置在所述第六下模零件内,所述冲子内顶弹簧上端与所述第六上模垫板连接;所述第七冲压模具包括第七脱板冲子、设置在所述第七脱板冲子内的第七脱板零件、设置在所述第七脱板冲子下方的下模刀口、设置在所述下模刀口下方的第七下模垫板、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七下模垫板中部的第七下模浮料顶销、设置在所述第七下模浮料顶销上端的第七下模浮料零件、设置在所述第七下模浮料顶销下端的第七下模浮料弹簧、设置在所述下模刀口与所述第七下模浮料零件之间的第七下模压料零件、贯穿所述第七下模垫板并与所述第七下模压料零件连接的第七下模压料顶销、设置在所述第七下模压料顶销下端的第七下模压料弹簧,所述第七脱板零件下端为仿形且凸出所述第七脱板冲子设置;所述冲压工艺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将材料一放置在所述第一冲压模具内,令所述第一冲压模具运行至完全闭合,打开所述第一冲压模具,获得冲孔后的材料二;步骤二:将所述材料二放置在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内,令所述第二冲压模具开始闭合,待所述第二脱板入子与所述材料二接触后,令所述第二冲压模具继续闭合,待所述第二成型冲子与所述第二下模浮块将所述材料二压紧后,令所述第二冲压模具继续运行至完全闭合,打开所述第二冲压模具,获得第一次拉深后的材料三;步骤三:将所述材料三放置在所述第三冲压模具内,令所述第三冲压模具开始闭合,待第三成型冲子内脱与所述材料三接触后,令所述第三冲压模具继续闭合,待所述材料三与所述第三下模浮块接触后,令所述第三冲压模具继续闭合,待所述材料三所有部分压紧后,令所述第三冲压模具继续闭合,待所述第三脱板入子与所述第三下模成型零件完成压料后,令所述第三冲压模具继续运行至完全闭合,打开所述第三冲压模具,获得第二次拉深后的材料四;步骤四:将所述材料四放置在所述第四冲压模具内,令所述第四冲压模具运行至完全闭合,打开所述第四冲压模具,获得整型后的材料五;步骤五:将所述材料五放置在所述第五冲压模具内,令所述第五冲压模具运行至完全闭合,打开所述第五冲压模具,获得内孔下料后的材料六;步骤六:将所述材料六放置在所述第六冲压模具内,令所述第六冲压模具开始闭合,待所述第六脱板零件与所述材料六接触后,令所述第六冲压模具继续闭合,待所述第六脱板零件与所述第六下模零件将所述材料六压紧后,令所述第六冲压模具继续运行至完全闭合,打开所述第六冲压模具,获得内孔翻边后的材料七;步骤七:将所述材料七放置在所述第七冲压模具内,令所述第七冲压模具开始闭合,待所述第七脱板零件与所述第七下模浮料零件将所述材料七压紧后,令所述第七冲压模具继续运行至完全闭合,打开所述第七冲压模具,获得四周切料后的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衡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衡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维开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1566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