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纳米线增强的宽滞后NiTiV形状记忆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0090.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斌;毛虎;杨宏亮;李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30/00;C22F1/10;C22F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纳米线增强的宽滞后NiTiV形状记忆合金,属于新型金属的生产技术领域。该合金由镍、钛和钒三种原料组成,其中:钒的原子百分比为9~25%,镍和钛原子百分比满足:|Ni%‑Ti%|≤2%。该合金是通过熔炼、锻造和拉拔的方法得到的;在熔炼过程中镍钛与钒发生共晶反应,生成尺寸十分细小的片层状β‑V相,片层厚度小于300纳米;而在锻造和拉拔过程中,细小的钒片层继续发生变形,最终形成直径小于50纳米的纳米线。与NiTiNb合金相比,NiTiV具有较小的密度,有利于其应用为航空航天材料;与Nb相比,V的熔点更低,方便熔炼和热处理;相比已有的NiTiV合金,本发明中V含量较高,原子百分比为9~25%,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合金的相变滞后。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熔炼 纳米线 原子百分比 拉拔 片层 滞后 锻造 熔点 航空航天材料 热处理 共晶反应 生产技术 新型金属 原料组成 钛原子 镍钛 变形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V纳米线增强的宽滞后NiTiV形状记忆合金,其特征在于,该合金由镍、钛和钒三种原料组成,其中:钒的原子百分比为9~25%,镍和钛原子百分比满足:|Ni%‑Ti%|≤2%;该合金是通过熔炼、锻造和拉拔的方法得到的;在熔炼过程中镍钛与钒发生共晶反应,生成尺寸十分细小的片层状β‑V相,片层厚度小于300纳米;而在锻造和拉拔过程中,细小的钒片层继续发生变形,最终形成直径小于50纳米的纳米线;所述合金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NiTiV形状记忆合金铸锭在900℃均匀化退火,然后在700℃锻造,使之成为棒状;之后在500℃下热拔得到较粗丝材,再经室温冷拔得到细丝;最后将细丝在350~550℃之间退火,得到最终丝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200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