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2093.8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段俊萍;张斌珍;杨玉华;刘云鹏;鄢力;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0 | 分类号: | H01Q15/00;H01Q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新型柔性超材料吸波器的制作领域,具体为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其设计思路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常规的“三明治”吸波结构,将原有的介质层替换为PDMS封装的微流体结构;在封装的微流体中选取介电常数与正切角损耗较大的液体进行填充;在封装层的两侧使用溅射工艺,将介质基板与金属图案溅射到两侧,得到柔性吸波材料。本发明中工艺流程,以PDMS封装工艺为基础,可以做到更薄的尺寸;与传统的吸波材料结构相比,PDMS封装的微流体超材料吸波器有更薄的尺寸,制作的材料也具有柔性。 | ||
搜索关键词: | 封装 微流体 超材料结构 吸波材料 超材料 溅射 吸波 三明治 微流体结构 封装工艺 介电常数 介质基板 金属图案 吸波结构 新型柔性 工艺流程 常规的 传统的 封装层 介质层 原有的 正切角 填充 制作 替换 | ||
【主权项】:
1.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PDMS封装层(2),PDMS封装层(2)内填充介电常数与正切角损耗较大的液体介质(4),在PDMS封装层的两侧使用溅射工艺分别溅射金属基板(3)与金属电阻膜图案(1)得到微流体超材料结构,PDMS封装层的制作过程为: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0:1的比例配制,配制液浇注在SU‑8模具上进行倒模并在真空箱中静置12h,然后在烘台上由室温升温加热,在75℃温度下加热4h使其完全固化,脱模得到PDMS底层;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5:1的比例配制、搅匀、脱泡;其次把配制液旋涂在硅片上,在70℃温度下加热20分钟,使其部分固化,得到PDMS盖片;将PDMS底层进行Plasma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改变其表面特性,然后与PDMS盖片贴合,放入0.1MPa的真空干燥箱在65℃温度下键合24h,使二者永久粘合形成PDMS封装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2209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偶极子天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微流控的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