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倾斜柱的换热装置及其换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5797.0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2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聂欣;柯文杰;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00 | 分类号: | F28D1/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倾斜柱的换热装置及其方法。现有的换热装置的暖气换热效率较为低下。本发明一种基于倾斜柱的换热装置,包括框架和倾斜柱组。所述框架的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倾斜柱组共有m个。m个倾斜柱组沿框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框架的安装侧面上。倾斜柱组包括n根前倾斜柱和n根后倾斜柱。n根前倾斜柱及n根后倾斜柱的内端均与框架的安装侧面固定。n根前倾斜柱与n根后倾斜柱分别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前倾斜柱位于对应后倾斜柱靠近框架进风端的一侧。前倾斜柱的外端倾斜朝向框架的出风端。后倾斜柱的外端倾斜朝向框架的进风端。本发明使得换热器中气流的对流加剧,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柱 换热装置 热效率 安装侧面 出风端 换热器 进风端 外端 依次排列 对齐 换热 进风 内端 暖气 对流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倾斜柱的换热装置,包括框架和倾斜柱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一端为进风端,另一端为出风端;所述的倾斜柱组共有m个,1≤m≤20;m个倾斜柱组沿框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在框架的安装侧面上;/n所述的倾斜柱组包括n根前倾斜柱和n根后倾斜柱,1≤n≤10;n根前倾斜柱沿框架的宽度方向依次等距排列,内端均与框架的安装侧面固定;n根后倾斜柱沿框架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内端均与框架的安装侧面固定;n根前倾斜柱与n根后倾斜柱分别在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对齐;前倾斜柱位于对应后倾斜柱靠近框架进风端的一侧;前倾斜柱的外端倾斜朝向框架的出风端;后倾斜柱的外端倾斜朝向框架的进风端;前倾斜柱及后倾斜柱的宽度均为c,5mm≤c≤40mm;前倾斜柱及后倾斜柱的高度均为h,10c≤h≤20c;前倾斜柱及后倾斜柱的宽度为沿框架宽度方向的尺寸;前倾斜柱及后倾斜柱的高度为外端端面与框架安装侧面的间距;/n前倾斜柱、后倾斜柱的形状及空间位姿采用如下四种方案中的一种:/n方案一:所述的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均为斜四棱柱;所述前倾斜柱的中心轴线及后倾斜柱的中心轴线与框架安装侧面的夹角均为α,α取30°、40°、50°或60°;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的横截面为宽等于c,长等于d的矩形,5mm≤d≤40mm;/n方案二:所述的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均采用曲面四棱柱;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的横截面为矩形,中心线为一条圆弧线段;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内凹的侧面均朝向框架的出风端;前倾斜柱中心线的两端端点连线及后倾斜柱中心线的两端端点连线与框架安装侧面的夹角均为α,α取50°;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的横截面为宽等于c,长等于d的矩形,5mm≤d≤40mm;/n方案三:所述的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均采用曲面四棱柱;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的横截面为矩形,中心线为一条圆弧线段;前倾斜柱内凹的侧面朝向框架的出风端;后倾斜柱内凹的侧面朝向框架的进风端;前倾斜柱中心线的两端端点连线及后倾斜柱中心线的两端端点连线与框架安装侧面的夹角均为α,α取50°;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的横截面为宽等于c,长等于d的矩形,5mm≤d≤40mm;/n方案四:所述的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均采用曲面四棱柱;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的横截面为矩形,中心线为一条圆弧线段;前倾斜柱内凹的侧面朝向框架的进风端;后倾斜柱内凹的侧面朝向框架的出风端;前倾斜柱中心线的两端端点连线及后倾斜柱中心线的两端端点连线与框架安装侧面的夹角均为α,α取50°;前倾斜柱和后倾斜柱的横截面为宽等于c,长等于d的矩形,5mm≤d≤40m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2579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闭式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冷却机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