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套热缩管设备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347473.7 申请日: 2018-04-18
公开(公告)号: CN108666626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6
发明(设计)人: 夏小姣 申请(专利权)人: 夏小姣
主分类号: H01M10/058 分类号: H01M10/058;B29C63/38;B65G47/90;B65G1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003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锂电池套热缩管设备,包括机架组件及其上的电池上料装置、输送带装置、电池搬入装置、分度转盘组件、电池定位装置、热缩管上料装置、热缩管压紧装置、热箱组件和成品搬运装置;电池搬入装置设置在输送带装置上,电池定位装置与电池搬入装置相衔接,热缩管压紧装置与热缩管上料装置相衔接。该锂电池套热缩管设备的优点是实现全自动智能操作,加工效率高。
搜索关键词: 热缩管 搬入装置 锂电池 电池定位装置 输送带装置 上料装置 压紧装置 电池 成品搬运装置 电池上料装置 电池领域 分度转盘 机架组件 加工效率 智能操作 衔接 热箱 新能源
【主权项】:
1.锂电池套热缩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组件(1)及其上的电池上料装置(2)、输送带装置(3)、电池搬入装置(4)、分度转盘组件(5)、电池定位装置(6)、热缩管上料装置(7)、热缩管压紧装置(8)、热箱组件(9)和成品搬运装置(10);电池搬入装置(4)设置在输送带装置(3)上,电池定位装置(6)与电池搬入装置(4)相衔接,热缩管压紧装置(8)与热缩管上料装置(7)相衔接;机架组件(1)包括防护罩(11)、型材架(12)、工作面板(13)、万向轮(14)、地脚螺钉(15)和柜门(16),防护罩(11)固定设置在工作面板(13)上,工作面板(13)固定设置在型材架(12)上,柜门(16)通过合页安装在型材架(12)上,万向轮(14)和地脚螺钉(15)安装在型材架(12)底部;电池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支撑架(201)、第一电机(202)、第一光轴(203)、第一滑台(204)、第一丝杆(205)、第一丝杆螺母座(206)、料盘托板滑板(207)、料盘托板(208)、上下料侧板(209)、丝杆移动线组(210)、第一气缸固定板(211)、第一气缸(212)、上吸料导柱(213)、第二气缸固定板(214)、第二气缸(215)、下吸料导柱(216)、吸料柱固定板(217)、吸料柱(218)、电池挡料板(219)和上料吸嘴(220);上料支撑架(201)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第一光轴(203)和第一丝杆(205)平行的安装在上料支撑架(201)上,第一滑台(204)通过移动副配合安装在第一光轴(203)上;第一电机(202)固定设置在上料支撑架(201)上,第一电机(202)输出轴与第一丝杆(205)连接,第一丝杆螺母座(206)通过丝杆螺母副配合安装在第一丝杆(205)上;第一滑台(204)和第一丝杆螺母座(206)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固定板(211)上,第一电机(202)带动第一丝杆螺母座(206)横向移动;料盘托板滑板(207)活动连接在料盘托板(208)上;丝杆移动线组(210)带动料盘托板(208)通过在上下料侧板(209)内上下移动,上下料侧板(209)固定设置在工作面板(13)上;第一气缸(212)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211)上,第一气缸(212)输出轴连接第二气缸固定板(214),上吸料导柱(213)上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固定板(211)上;第二气缸固定板(214)通过移动轴承安装在上吸料导柱(213)上,第二气缸(215)固定设置在第二气缸固定板(214)上,第二气缸(215)输出轴连接吸料柱固定板(217),吸料柱固定板(217)通过移动副配合安装在下吸料导柱(216)上,下吸料导柱(216)上端连接第二气缸固定板(214),下吸料导柱(216)下端连接电池挡料板(219);吸料柱(218)设置在吸料柱固定板(217)上,吸料柱(218)穿过电池挡料板(219),上料吸嘴(220)设置在电池挡料板(219)上,上料吸嘴(220)和吸料柱(218)吸取料盘托板滑板(207)中的电池;输送带装置(3)包括输送带支撑座(31)、第二电机(32)、链传动组件(33)、链轮盖(34)、滚筒(35)、流水线皮带(36)和皮带支撑板(37);输送带支撑座(31)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皮带支撑板(37)、第二电机(32)和链轮盖(34)设置在输送带支撑座(31)上;滚筒(35)是两个,滚筒(35)分别安装在输送带支撑座(31)的两端上,第二电机(32)输出轴通过链传动组件(33)连接一个滚筒(35),链轮盖(34)用于罩住链传动组件(33);流水线皮带(36)安装在两个滚筒(35)上,皮带支撑板(37)处于流水线皮带(36)下方;电池搬入装置(4)包括电池理料机构(41)和旋转搬运机构(42),电池理料机构(41)安装在输送带装置(3)上,旋转搬运机构(42)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电池理料机构(41)包括分料封板(411)、推料板(412)、第二气缸(413)、第二光轴(414)、第二光轴固定座(415)和推料连接块(416);分料封板(411)安装在输送带装置(3)的输送带支撑座(31)上;分料封板(411)上设置出料孔(4113);朝向流水线皮带(36)的分料封板(411)底部上设有电池导向槽,电池导向槽由进料方向槽(4111)和出料方向槽(4112)构成,电池导向槽进口朝向电池搬入装置(4),进料方向槽(4111)宽度与流水线皮带(36)宽度匹配,进料方向槽(4111)出口与出料方向槽(4112)连通,进料方向槽(4111)出口宽度大于出料方向槽(4112),出料孔(4113)处于出料方向槽(4112)的尾端;推料板(412)处于进料方向槽(4111)内,推料板(412)与推料连接块(416)固定连接,朝向电池搬入装置(4)的推料板(412)前端设有倾斜的导料面;第二光轴(414)通过第二光轴固定座(415)设置在分料封板(411)上;第二气缸(413)安装在分料封板(411)上,第二气缸(413)伸缩轴连接推料连接块(416),推料连接块(416)通过直线轴承配合安装在第二光轴(414)中,第二光轴(414)与流水线皮带(36)平行设置,第二气缸(413)控制推料连接块(416)在第二光轴(414)上运动,且第二气缸(413)控制推料连接块(416)上的推料板(412)在进料方向槽(4111)内沿流水线皮带(36)方向前后移动;旋转搬运机构(42)包括T形架(421)、搬运吸嘴(422)、第一齿轮(423)、齿条(424)、齿条安装板(425)、第三气缸(426)、上下滑板(427)、第四气缸(428)、第三光轴(429)和第四气缸固定板(420);T形架(421)中部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工作面板(13)上;搬运吸嘴(422)是两个,两个搬运吸嘴(422)分别安装在T形架(421)横向杆的两端上,搬运吸嘴(422)位于分料封板(411)的出料孔(4113)上方;第一齿轮(423)固定设置在T形架(421)纵向杆的下部上,第一齿轮(423)和齿条(424)形成齿轮齿条配合,齿条(424)与第三气缸(426)输出轴固定连接,齿条(424)设置在齿条安装板(425)的直槽内,齿条安装板(425)固定在上下滑板(427)上;T形架(421)下端部安装在上下滑板(427)上,上下滑板(427)连接安装在第三光轴(429)上,第三光轴(429)下端固定在第四气缸固定板(420)上,第四气缸(428)安装在第四气缸固定板(420)上,第四气缸(428)输出轴连接上下滑板(427);分度转盘组件(5)包括第三电机(51)、第三电机安装座(52)、联轴器(53)、转盘座(54)、转盘转轴(55)、转盘(56)和用于放置电池的治具(57);第三电机安装座(52)和转盘座(54)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第三电机(51)安装在第三电机安装座(52)上,转盘转轴(55)安装在转盘座(54)上;第三电机(5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3)连接转盘转轴(55)的下端,转盘转轴(55)上端固定连接转盘(56);治具(57)是多个,多个治具(57)沿转盘(56)圆心规则排列在转盘(56)的边缘上;搬运吸嘴(422)的位置处于治具(57)的上方;电池定位装置(6)设置在分度转盘组件(5)外侧,电池定位装置(6)包括定位悬架(61)、第五气缸(62)和两块定位块(63);定位悬架(61)底部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第五气缸(62)两端均设有伸缩轴,第五气缸(62)中部固定安装在定位悬架(61)上,第五气缸(62)两端的伸缩轴分别连接定位块(63);两块定位块(63)之间的位置与治具(57)位置匹配;热缩管上料装置(7)与电池定位装置(6)相衔接,热缩管上料装置(7)包括前后调节燕尾槽基板(71)、前后调节燕尾板(72)、上下调节燕尾板(73)、热缩管支撑架(74)、上下调节燕尾槽基板(75)、热缩管送料机构(76)和热缩管环切机构(77);前后调节燕尾槽基板(71)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前后调节燕尾槽基板(71)和前后调节燕尾板(72)形成移动副配合连接;上下调节燕尾槽基板(75)底部与前后调节燕尾板(72)垂直固定连接,上下调节燕尾板(73)顶端固定设置在热缩管支撑架(74)上,上下调节燕尾板(73)与上下调节燕尾槽基板(75)形成移动副配合连接;热缩管送料机构(76)和热缩管环切机构(77)均固定设置在热缩管支撑架(74)上;热缩管送料机构(76)包括左侧手轮(761)、左侧丝杆(763)、左侧滑台连接件(762)、左侧送料支撑板(764)、第四电机(766)、第二齿轮(767)、第三齿轮(768)、第四齿轮(769)、导向滚轮(7610)、左摩擦轮(7611)、右摩擦轮(76110)、盘形定子(7613)、右侧手轮(760)、右侧送料支撑板(765)、右侧丝杆(7614)和右侧滑台连接件(7612);左侧手轮(761)通过左侧丝杆(763)和左侧滑台连接件(762)连接左侧送料支撑板(764),即通过左侧手轮(761)调整左侧送料支撑板(764)的左右位置;右侧手轮(760)通过右侧丝杆(7614)和右侧滑台连接件(7612)连接右侧送料支撑板(765),即通过右侧手轮(760)调整右侧送料支撑板(765)的左右位置;第四电机(766)安装在左侧送料支撑板(764)上,第四电机(766)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767),第二齿轮(767)与第三齿轮(768)相啮合,第三齿轮(768)和第四齿轮(769)相啮合,第三齿轮(768)和第四齿轮(769)分别安装在左侧送料支撑板(764)和右送料支撑板(765)上,第三齿轮(768)上连接左摩擦轮(7611),第四齿轮(769)上连接右摩擦轮(76110),左摩擦轮(7611)与右摩擦轮(76110)之间供热缩管穿过;左侧送料支撑板(764)和右送料支撑板(765)上均设有导向滚轮(7610),左侧送料支撑板(764)和右送料支撑板(765)上导向滚轮(7610)用于夹住热缩管使其保持竖直;盘形定子(7613)固定设置在热缩管支撑架(74)上,盘形定子(7613)的中部设有穿管孔,左摩擦轮(7611)与右摩擦轮(76110)以穿管孔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热缩管环切机构(77)位置处于盘形定子(7613)的下方;热缩管环切机构(77)包括第五电机(771)、第五齿轮(772)、第六齿轮盘(773)、转子托盘(774)、切刀气缸(775)、切刀滑块(776)、刀片夹块(777)和刀片(778);第五电机(771)安装在热缩管支撑架(74)上,第五电机(771)输出轴连接第五齿轮(772),第六齿轮盘(773)安装在盘形定子(7613)上,第六齿轮盘(773)与第五齿轮(772)形成齿轮传动,转子托盘(774)安装在第六齿轮盘(773)上;切刀气缸(775)安装在转子托盘(774)上,切刀气缸(775)输出轴与切刀滑块(776)相连接,刀片(778)通过刀片夹块(777)设置在切刀滑块(776)上;热缩管压紧装置(8)包括压紧架(81)、压紧气缸(82)和压块(83),压紧架(81)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压紧气缸(82)上端固定设置在压紧架(81)上,压紧气缸(82)的伸缩端连接压块(83),压紧气缸(82)带动压块(83)上下运动;热箱组件(9)包括第六电机(91)、风轮(92)、盖子(93)、第四光轴(94)、升降滑台(95)、升降滑台座(96)、氮气弹簧(97)、外底板(98)、第六气缸(99)、轨道板(910)、发热管(911)和保温箱(912);第六电机(91)固定设置在盖子(93)上,第六电机(91)输出轴连接风轮(92),风轮(92)位于保温箱(912)内;盖子(93)通过合页安装在保温箱(912)上,盖子(93)和保温箱(912)通过氮气弹簧(97)连接,第四光轴(94)安装在保温箱(912)上,升降滑台(95)安装在升降滑台座(96)上,升降滑台座(96)底部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升降滑台(95)配装在第四光轴(94)上;第六气缸(99)输出轴连接外底板(98),外底板(98)固定设置在保温箱(912)底部,第六气缸(99)固定端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第六气缸(99)带动外底板(98)及其上的保温箱(912)上下移动;轨道板(910)固定设置在机架组件(1)上;发热管(911)固定设置在轨道板(910)上;成品搬运装置(10)包括第七气缸(101)、推头(102)和滑料板(103),第七气缸(101)安装在滑料板(103)上,滑料板(103)固定设置在输送带支撑座(31)上,滑料板(103)位于流水线皮带(36)上方,滑料板(103)上设有落料缺口;第七气缸(101)输出轴连接推头(102);沿流水线皮带(36)上电池的行进方向,电池上料装置(2)、电池搬入装置(4)和成品搬运装置(10)依次排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小姣,未经夏小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4747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