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网膜生理机制的多光源颜色恒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0434.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绍兵;肖杨;南颖;唐华锦;燕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90 | 分类号: | G06T7/90;G06T5/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视网膜生物机制的多光源颜色恒常方法,针对现有的非均匀光源中针对多光源研究,存在具有较大的计算量和训练样本,不适用于实时处理的问题;本发明建立了只利用图像高亮度区域的多光源颜色恒常算法模型,可以通过估计光源的位置和颜色从而消除光源中的颜色用于提升光源估计的准确性从而实现颜色恒常。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光源 颜色恒常 光源 视网膜 颜色恒常算法 高亮度区域 光源估计 生理机制 生物机制 实时处理 训练样本 非均匀 计算量 图像 研究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视网膜生物机制的多光源颜色恒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通过平滑算法得到初步光源结果;S2、采用k‑均值算法对步骤S1得到的初步光源结果进行基于亮度的分类,得到亮区域与暗区域;S3、将S2得到的亮区域用模板滤波器进行滤波,初步得到亮区域的光源;S4、通过将不同层次的亮区域的光源扩展加权得到暗区域的光源;S5、通过合成亮区域的光源与暗区域光源,得到整个图像的光源图;S6、对暗区域的光源进行平滑处理以及对步骤S5得到的整个图像的光源图进行集中处理;S7、消除光源颜色,实现颜色恒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604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